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寶老山線路工區坐落在貴州省黔東南黃平縣境內,是成都鐵路局凱里工務段一個條件比較艱苦的偏僻小站工區。由于該工區定員只有10個人,為保證管內上下行17.3公里線路安全,每天24小時都有人在崗在位、工作正常運轉,在這里沒有周末和節假日一說,職工只能輪班休息。守望,便是該工區職工最平常但卻不平凡的工作。
前不久,因為集中修施工,記者來到寶老山線路工區跟班,沒有列車的時候,大山峽谷的夜晚靜得令人有些害怕。漫漫長夜,最讓人難以忍受的就是孤寂。該工區職工夜晚上班、白天休息,每天重復,卻做得一絲不茍。在集中修期間,他們用自己的加班加點,換來了旅客安全出行。
這里雖然沒有妻兒老小,但是月光下總會看到職工對家的溫柔牽掛;這里雖然沒有安逸舒適,但是群山中總能感受到職工對山區鐵路深深的眷戀。
50歲的徐忠義從父親那里接過搗鎬耙子,前前后后扎在這里已經干了將近20年。寶老山線路工區在莽莽苗嶺深處,山勢陡峭,河谷曲折,彎多、橋多、洞多、坡度極大。“我在這個小站住的時間最長,很小就跟著父親來到這里。” 徐忠義邊走邊說, “因為周末要留守值班,還要保證線路設備安全,所以,工區幾個人是輪流值班,我大概兩個禮拜能夠回家一次,但遇到像集中修這樣的任務,我們都不能走。這些年來,感覺最對不起的就是家人。但是,既然選擇了這份工作,就必須堅持下去。”
在該工區,記者時時刻刻被職工的淳樸、善良所吸引。與他們接觸多了,我發現職工金兵老是閑不住,為打發無聊寂寞的時間,他自力更生,親自動手,在工區附近開墾了幾塊荒地,種植蔬菜。這樣一來,不僅解決了工區吃菜難的問題,而且很有感召力,一到休班時,其他職工會自發去澆菜施肥,說說笑笑,其樂融融,無形中增進了彼此間的感情。現在,這幾塊菜地,已儼然成為了工區一道亮麗的風景。
工區工長佘忠燦的工作就是養護鐵路線路,讓兩根鋼軌之間的距離保持在1435毫米,誤差不超過正負2毫米,保證平順無坑洼。每天,他都要拿著道尺,對作業地段進行一遍精確檢查。在漫長的鋼軌上,他每走1米,就要彎腰查看兩軌之間的距離和水平。每隔10米,就要跪在鋼軌上,看軌道的平順。他笑道:“我每天都在向鋼軌鞠躬、磕頭,求它保佑火車平安行駛……”這段線路,在佘忠燦和職工的精心養護下,質量一直保持優良。
在工區二樓上,記者舉目眺望遠處的大山,感覺有一絲秋涼,滲入到身體的每一個細胞。春去秋來,年復一年,該工區職工扎根一線,默默地守護著兩根蜿蜒向前延伸的鋼軌,這是何等的不易。我深吸了一口這里新鮮的空氣,眼前總是浮現出職工沐雨櫛風的堅守,一輩子不長,他們舍小家顧大家最不容易。從此,他們與兩根鋼軌結了緣,為其精心“治病”成了自己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走遍根根枕木,數盡顆顆道釘。在漫長的歲月中,該工區職工在大山深處,守護著屬于自己的責任范圍。累了,不在乎,仍然堅守崗位,擁抱烈日,吻別寒風,用忠誠,信念和期望,執著譜一曲心中的安全暢通之歌。
這里,沒有豪言壯語的修飾,沒有娓娓動聽的故事,不知是什么原因能留住職工的心,留住職工的根。因為執著,因為熱愛,他們遠離城市的繁華,扎根山區鐵路偏遠小站,與寂寞相伴、與這天地間的山水相伴,為旅客安全出行保駕護航,默默奉獻,才有了太多的傳說,才有了服務大動脈的堅定決心,讓這片熱土有了無私奉獻的人生。也許,很多人的青春都是轟轟烈烈、多姿多彩的,但是這些職工的青春,雖沒有斑斕的色彩,卻依舊閃耀著高尚的光芒。
記者的心時常被工區職工牽動著。我贊美他們,是想讓更多的人認識他們、了解他們、走進他們。為了山區鐵路運輸安全,無數個春夏秋冬,他們身披朝霞送走夕陽,日夜堅守在線路上。我贊美他們,謳歌他們,更為自己也是他們中的一分子而自豪,并從心靈深處涌出一種無法形容的幸福和自豪感。(葉志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