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據了解,所謂“三城”指的是“國際旅游城市”、 “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和“國家創新型城市”。
其中,國際旅游城市是指經濟社會發達,旅游資源豐富,資源品位高,具有超國界吸引力,城市綜合環境優美,旅游設施完善配套,旅游產業發達并成為城市主要支柱產業,國際國內游客數量眾多,在國際上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國際性城市。

凱里巴拉河風光
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是由國家建設部自1992年發起的,一項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活動。“生態園林城市”的評估每年進行一次,采取城市自愿申報,建設部組織專家評議。申報城市必須是已獲得“國家園林城市”稱號的城市。首批試點城市:青島、揚州、南京、杭州、威海、蘇州、紹興、桂林、常熟、昆山、張家港。

凱里擁有世界上最長最寬風雨橋
創新型城市是指主要依靠科技、知識、人力、文化、體制等創新要素驅動發展的城市,對其它區域具有高端輻射與引領作用。創新型城市的內涵一般體現在思想觀念創新、發展模式創新、機制體制創新、對外開放創新、企業管理創新和城市管理創新等方面。

凱里西出口民族文化園景色
本次全會強調,打造國際旅游城市,凱里市委、市政府將把培育極具苗侗特色的國際旅游城市作為長期發展戰略目標,充分發揮凱里作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和貴州省東線旅游中心城市的作用,利用良好自然生態和原生態苗侗民族文化資源優勢,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旅游目的地,建立具有國際吸引力的多元化特色旅游產品體系和精品旅游線路,開拓國際國內旅游客源市場,經過長期堅持不懈努力,把凱里市建設成為生態環境優美、苗侗文化魅力獨特、社會文明和諧、國際化程度高的國際旅游城市。
打造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凱里市委、市政府把創建具有山地田園特色的生態園林城市作為戰略目標,先期建成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國家節水型城市,應用生態學與系統學原理規劃建設城市,編制科學城市綠地規劃系統并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制定完整的城市生態發展戰略、措施和行動計劃,突出綠色環保和園林綠化,突出抓好城市生態環境、生活環境、基礎設施三大建設,建設生態環境良好、生態功能完善、綜合管理水平現代、為民服務水平極高的城市。
打造國家創新型城市,凱里市委、市政府把創建以民族文化創新為特點的創新型城市作為戰略目標,立足自身資源優勢,以民族文化創新為載體,把民族文化創新作為凱里市建設創新型城市的切入點和突破口,把民族文化保護傳承發展作為重要支撐,發揮文化創新在創新型城市建設中的引領作用,著力打造自主創新能力強、科技支撐引領作用突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水平高、區域輻射帶動能力作用顯著的城市。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