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6年前,一位叫顧宜莉的凱里女孩從云貴高原爬上了青藏高原,經過一番打拼,完成了從“打工妹”到“小老板”的轉變,今天,記者就帶著你走近顧宜莉,看看她是如何在異地他鄉華麗轉身的。
顧宜莉是凱里市開懷街道人,從小在農村長大,曾到過廣東、福建等地打工,因為文化不高,沒有技術,吃盡了苦頭。

顧宜莉在布達拉宮前留影
為了生活,2010年2月顧宜莉從凱里出發,用了近一個星期的時間輾轉到離凱里5000公里遠的西藏自治區山南市。到山南后,她先報名學駕照,結果考科二時,被刷了下來,只得補考。
在補考練車期間,她認識了來自四川富順,在山南做皮鞋生意的一位女老板,并成為了好朋友。這位女老板發現顧宜莉很踏實,從駕校“畢業”后便邀請在她去自己的鞋店打工。
盡管工資不高,一個月只有一千多元,但畢竟找到了工作,而且老板很好相處,顧宜莉覺得還算滿意。
漸漸地,她還發現了商機,原來,女老板的鞋店位于黃金地段,每天路過門口的人流很大。“我當時就想,要是在門口賣點什么東西那應該是比較暢銷的!”顧宜莉說,在征得女老板的同意后,她在鞋店門口擺起了地攤,賣兒童服裝,一邊打工一邊當“地攤老板”。
從此,她的收入一天比一天多,除了收益,顧宜莉還在這一段時間學會了藏語,做起生意來得心應手。
后來,顧宜莉打工的鞋店被拆除了,女老板另謀生路,她則失業了,可觀的收入一夜間被中斷。
在權衡了打工和做生意的利弊后,顧宜莉決定做服裝生意謀生,經過半年的努力,她在山南市相中了一間轉讓的門面,并貸款10萬元將其盤下。
創業是艱辛的,為了節省開支,每次去進貨時顧宜莉趁天還沒亮就搭公交車去拉薩,爭取當日返回山南,不在拉薩留宿。她說,有時進貨繁忙,連午飯也顧不上吃,回到家時肚子叫得咕咕響,累得像一團棉花。
在經營服裝店時,她按照顧客的需求進貨,而且堅持走薄利多銷的路子,積累了一大批的客戶資源,生意做得有聲有色。到目前,顧宜莉的服裝店開了兩年,年年都實現盈利,收入比較可觀。在西藏山南市的凱里老鄉都說:小顧終于在西藏站穩了腳跟。
生意做順手了的顧宜莉目前還有個想法,她是苗族女孩,下一步打算將苗族文化產品帶到西藏,這樣不僅可以賺錢,還可以傳揚本民族文化。(莫言 王中軍)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