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一件半新的T恤衫,一條洗得發白的牛仔短褲,一頭染著顏色的新潮短發,騎著摩托車。這就是我們第一眼看到的王安勝,給我們的感覺就是一個還沒長大的農村大男孩。但他卻是村里第一個運用電子商務,把父親的一個業余愛好做成產業,發家致富的人。
王安勝是三棵樹鎮格沖村人,他的父親是養蜂的行家里手,從事養蜂已有20多年。由于沒有商業思想,養蜂對于王安勝的父親而言,只限于個人愛好和貼補家用。

2013年,19歲外出打工回家的王安勝看到父親因蜂蜜滯銷而整天愁眉不展。他想幫幫父親,可是每次父親總是笑著說,他一個小孩能幫什么忙。經常上網買東西的他想到了利用網絡銷售蜂蜜。當他向父親說出網絡銷售蜂蜜的想法時,從未接觸過網絡的父親一臉的不可置信。
事實是最好的證明,于是,他開始向一些開網店的朋友學習網上銷售。一開始,由于顧客的不信任,王安勝的網店經營得并不順利。但是他并不氣餒,經過不斷的學習,他逐漸掌握了與顧客溝通的技巧,并利用微信平臺每天發送養蜂的工作圖片以及如何鑒別真假蜂蜜的知識。憑著野蜂蜜優良的品質和自身良好的信譽,王安勝的野蜂蜜贏得了網上消費者的信賴和支持。到了2015年,王安勝的野蜂蜜供不應求。以前,王安勝的父親在市場上跑斷腿,磨破嘴皮也沒人相信沒人買的蜂蜜,如今僅僅三個月的時間,養殖場600余斤的蜂蜜就被銷售一空,并且價格從幾十元一斤直接賣到160每斤。
傳統的養蜂技術已經不適應現代顧客對產品質量的需求,王安勝一邊與父親學習經驗,一邊加入網上養蜂QQ群上網學習新的養蜂技術,擴大養殖規模。目前,王安勝在網上已經擁有了大量固定的銷售群體。養殖場年產蜂蜜600余斤,按照市場價格160元每斤計算,養殖場年收入近10萬元。(楊夢佳)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