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為使國家扶貧專項資金用在實處,切實幫助貧困戶不僅脫貧,更要防止返貧,丹寨縣不斷創新扶貧模式,將扶貧資金變成貧困群眾的股金,“固定收益”助農摘帽減貧奔小康。
正值采茶期,在排調鎮安信茶葉有限責任公司的茶葉基地里,上百名村民背著背簍,穿梭在層層疊起的茶樹之中采摘新茶,他們中有60戶貧困戶在鄉政府的幫助下,在 2015年10月申請到了每戶2萬元的扶貧專項資金,而這筆錢,他們選擇入股到這片茶葉基地,與公司簽訂相關合同,每年就能得到固定的收益。
家住該鎮甲石村的村民楊勝清是茶葉基地的長工。去年,他家同樣申請到了這筆專項資金,入股后成為了這片1400畝茶葉基地的股東之一,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頭兩年分紅是一千,三、四年是兩千,四、五年就更多。我來干活一天得80塊錢。像這樣算來,就得兩份工資,特別年年得那筆錢,就不擔心窮了。”
扶貧專項資金搖身變成貧困群眾的股金,這樣一來,也就是說,貧困戶什么也不用干,每年就能得到一筆數目不小的收入,加上進茶葉基地務工所得的工資,長期脫貧的目標也就得到了實現;而這筆股金,不僅僅能夠幫助貧困戶脫貧,也為企業在發展中出現的融資難問題提供資金保障。
截至目前,排調鎮共有60戶貧困戶申請到該項扶貧資金,并入股到這一茶葉基地,數額達180萬元。同時,這種“企業+貧困戶+股金”的社會扶貧新模式正在丹寨縣各鄉鎮陸續鋪開。而該鎮的精準扶貧創新路子仍然在不斷摸索和改革升級當中。(張燕 李付金)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