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關于全面做好金融服務推進精準扶貧的實施意見》解讀
新招實招——
招數一:擴大貧困地區融資規模。貧困縣各銀行業金融機構以存貸比高于上年同期水平為目標,不斷加大對貧困地區的信貸投放;宏觀調控釋放資金定向用于扶貧開發;擴大直接融資規模,力爭扶貧攻堅期內60家以上企業在貴州股權金融資產交易中心掛牌、10家以上企業到新三板掛牌,建立1家省級農村產權交易平臺。
招數二:加大金融精準扶貧力度。實施貧困農戶發展生產小額“特惠貸”;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扶貧產業;擴大扶貧龍頭企業融資額度;降低貧困農戶和扶貧開發主體融資成本,全面推行支農再貸款杠桿化運作模式;對貧困戶子女發放助學貸款;支持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
招數三:建立扶貧信貸風險補償和分擔機制,以創新金融產品支持貧困戶發展生產。整合資金創設“貴扶貸”、“惠農貸”、“惠工貸”等金融產品;支持建立完善農業信貸擔保體系,為農業生產經營和農村開發建設貸款提供信用擔保和風險補償,著力解決“三農”發展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設立農業產業發展基金;擴大農業保險產品類型,繼續擴大農業保險覆蓋面。
招數四:提高貧困地區金融服務水平。推進金融體系建設,支持和引導金融機構到貧困地區設立分支機構,并向鄉鎮延伸服務網點;加快推進新型農村金融組織建設;改善農村支付環境;探索移動金融、互聯網金融在貧困縣的運用,支持打造電商與實體結合、線上和線下聯動的鄉鎮商貿示范點,以商貿活躍經濟、促進發展優化金融生態環境;開展金融知識宣傳。
招數五:加大其他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貨幣政策的支持力度,人行貴陽中心支行合理設置差別準備金動態調整參數,支持貧困縣法人金融機構增加信貸投放;實施金融扶貧或獎勵政策,財政、稅務部門對金融機構和新型農村合作金融組織在貧困縣發放扶貧小額信貸、開展助農取款服務、填補農村金融服務空白點等工作進行獎勵,并納入預算;放寬支農扶貧監管容忍度。
高端訪談:
“四個著力”推進金融服務精準扶貧
省政府金融辦副主任龔雁
貴州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堅決打贏扶貧攻堅戰確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及10個配套文件,明確全省精準扶貧的目標任務和工作措施。作為《決定》的配套文件,人民銀行牽頭制定的《關于全面做好金融服務推進精準扶貧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圍繞如何做好金融服務精準扶貧,明確提出2015年起,貧困地區新增貸款年均1000億元以上,金融助推300個以上的貧困鄉鎮“減貧摘帽”、3000個以上的貧困村出列、200萬以上的貧困人口脫貧致富的重要目標并部署了全面、精準的工作措施。
扶貧成敗之舉在于精準。全省金融系統要按照“增加金融資金對扶貧開發投放”的指導思想,積極開辟扶貧開發新的資金渠道,深入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以更加明確的目標、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有效的行動,在“精準”上下工夫,在“造血”上謀長遠,在項目安排和資金使用上都真正扶到點上、根上,讓金融扶貧能夠“授人以漁”,激活“造血功能”,讓貧困群體增強內生發展動力,走上可持續的脫貧致富道路,助力全省扶貧攻堅。
《意見》是全省金融系統今后較長一段時期內做好金融服務精準扶貧工作的行動綱領,特別是在具體任務措施上突出了金融服務精準扶貧的著力點。圍繞貫徹落實《意見》精神,全省金融系統將重點在以下四個方面著力:第一是在“規模”上著力,重點向上、向外爭取,特別是政策性銀行爭取政策、資金支持,擴大金融扶貧可用金融資源;第二是在“精準”上著力,突出重點領域的金融支持,即新扶貧金融產品和服務,重點支持貧困農戶發展生產,支持發展扶貧產業、帶動貧困農戶效果好的合作社,支持扶貧龍頭企業,支持貧困戶子女上學,支持貧困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提升貧困農戶的抗風險能力;第三是在“整合”上著力,重點整合各類扶貧資金和政策性擔保資源,設立農業產業化發展基金,健全金融服務扶貧的風險分擔補償機制;第四是在“保障”上著力,即注重政策配合、考核運用、信用建設、宣傳引導,改善金融服務扶貧的外部環境。(田洋 鄭理謙)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