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今年“雙十一”,快遞真“快”了,原因在哪里?11月12日晚上11時許,記者隨貴州省郵政管理局檢查組前往位于龍里的貴州省快遞物流園區一探究竟。
貴州省快遞物流園區目前已有申通、中通等4家快遞公司正式運營,總計7家快遞公司入駐,是國內唯一一家聚集國內知名快遞企業的專業快遞物流園區。
走進中通快遞燈火通明的廠房,只見空曠的分揀中心內,幾十個員工正在有條不紊地工作,并沒有想象中“焦頭爛額”的景象。“去年在小河的時候,我們每天的極限處理量是19萬件,場地限制了吞吐能力,再增加人手也無用。”中通貴州公司負責人何林說,搬到物流園后,庫房面積增加,快遞車輛可快進快出,加上先進的分撥設備,分揀效率大幅提升,日最高處理量可達到100萬件。“快遞到達用戶手中的時間按照24小時、48小時、72小時來劃分的話,以前24小時達到的占比只有約10%,現在可以提升到近30%。”
對于今年普遍快遞提速的現象,省郵政管理局局長宗永濤認為,近年來,我省快遞行業不斷增加投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硬件,提升服務質量,快遞時效性也跟著提升。
除了硬件設施不斷完善帶來速度提升外,大數據的應用也為快遞更快起到了加速作用。
百世匯通貴州分公司總經理程立介紹,以往從廣州發貨到貴州用戶手中,最快的一般要三天左右,今年最快只需一天,這就有大數據的“功勞”。百世匯通建立了“云倉”,通過分析消費者喜好,將同時購買率較高的商品放置在一起,減少發貨時間;建立理貨團隊,根據大數據分析結果動態優化商品揀貨位置、預估未來12個小時內的熱銷商品,提前備貨。
貴陽申通快遞總經理葉樟榮說,為提高“雙十一”的效率,該公司提前和電商對接信息,當消費者把貨物放入購物車時,就提前預判準備好貨物,以便以最快的速度發貨。
據省郵政管理局統計,今年11月12日我省快遞處理量達到109萬件,同比增長34%;預計今年“雙十一”期間,我省快遞處理量將突破1800萬件,同比增長50%。(記者 吳婷)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