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今年8月,在“民族服飾與時尚對話·錦繡計劃研討會”上,松桃梵凈山苗族文化旅游產品開發公司董事長石麗平自信地走上T臺“走秀”,讓國內一流的服裝設計師們品評自己公司設計的繡品。如今,像石麗平的公司一樣,仰阿莎、金凱利、太陽鼓、金蘆笙、祥紋等一批貴州民族民間工藝品企業走向業界前沿,創意設計、企業規模、市場銷售等方面顯著提升。
即將于9月24日開幕的中國(貴州)民族民間工藝品文化產品博覽會,全省遴選出近100家優質企業參展。其中,貴州多彩民族民間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將在組委會設立的貴州重點企業展區亮相,分別展示我省民族民間工藝品產業發展中綜合開發、技術創新、銷售創新等方面的成果,將從一個側面反映我省著力培育龍頭企業,大力促進民族民間工藝品文化產品產業化發展。
借助“民博會”契機,我省將繼續加大力度重點扶持優強企業,加快引進和培育一批具有較強帶動性和競爭力的民族民間工藝品文化產品龍頭企業。鼓勵龍頭企業加大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的投入,開展創意設計、新產品開發、工藝技術等方面的研發,提高產品質量、檔次,提升規模效益;鼓勵龍頭企業、民族民間工藝品大師和村鎮建立“企業+大師+基地”的生產經營模式;鼓勵有條件的企業通過合并和股權、資產收購等多種形式實施重組整合,著力培育一批銷售產值上億元的企業,力爭培育1至2戶上市企業;發揮龍頭企業的示范和帶動作用,促進產業鏈橫向延伸和縱向配套,形成若干個以龍頭企業為引領、民族民間工藝品大師為支撐、千家萬戶參與的產業集群。
據悉,正在研究制訂的《“十三五”貴州民族民間工藝品產業發展規劃》,重點將圍繞培育一批重點企業、建設一批重點項目、推出一批重點品牌、出臺系列政策措施、設立專項發展資金、打造銷售網絡窗口,助力優強民族民間工藝品文化產品企業走向省外,邁向國際市場,把獨具文化特色的貴州民族民間工藝品文化產品產業發展成為新興支柱產業。
作者:張齊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