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我們學校也有了少年宮!”今年暑假期間,全省各鄉村學校少年宮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暑假活動。在桐梓縣逸夫小學鄉村學校少年宮,每位輔導員結對幫扶2—3名留守兒童,與留守兒童談心,建立關愛留守兒童的成長日記;在羅甸縣沫陽鎮民族小學鄉村學校少年宮,“關愛留守兒童·以校為家”夏令營活動,推出書法、音樂、舞蹈、象棋、手工制作、繪畫、乒乓球等活動;在荔波縣茂蘭中學鄉村學校少年宮,民族舞蹈、足球、籃球等活動讓孩子們度過一個難忘的假期。
2011年以來,經國務院批準,中央文明辦、財政部、教育部聯合實施了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鄉村學校少年宮項目。2011年至2015年中央和省專項彩票公益金投入經費23699萬元,支持我省建設鄉村學校少年宮826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每年都將此項工作納入貴州省“十大民生實事”,向社會公示,每月跟蹤督查建設進度。省文明委將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列入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要點,作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年度測評和文明城市、文明縣城、文明村鎮測評的重要內容。省文明辦、省財政廳、省教育廳出臺實施意見,制定《貴州省鄉村學校少年宮項目實施辦法》、《貴州省鄉村學校少年宮工作量化考核指標表》等制度,切實保障鄉村學校少年宮有序常態運轉。
我省一方面積極爭取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一方面加大省級財政投入,每年以50所的數量按照中央標準配套建設。以農村寄宿制學校為重點,以實現每個鄉鎮有一所鄉村學校少年宮為目標,以開展好各項活動為主要任務,通過健全工作機制、整合資源力量、加強隊伍建設,努力建好、管好、用好鄉村學校少年宮。
已建成的鄉村學校少年宮,發揮了重大功效。圍繞“立德樹人”要求,各地鄉村學校少年宮開展了“我的中國夢”、“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活動、“明禮知恥、崇德向善在校園”等德育主題活動。在“童心向黨”歌詠活動中,我省鄉村學校少年宮的孩子表現突出,多個優秀節目獲得中國文明網和貴州文明網展播。同時,我省積極推進“道德講堂”走進鄉村學校少年宮,以“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講自己事、身邊事教身邊人”為基本形式對農村孩子開展德育教育。
圍繞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全省鄉村學校少年宮設置了舞蹈、樂器、書法等活動室,開展德育類、藝術類、科技制作類、體育類等活動,如黔東南州黎平縣鄉村學校少年宮選讀《三字經》、《百家姓》、《弟子規》等中華經典。遵義市紅花崗區鄉村學校少年宮開展了器樂、書畫、航模、編織等活動項目。
黔南州福泉市鄉村學校少年宮開展打陀螺、踢毽子、扭秧歌、跳竹竿舞等傳統體育項目。三都自治縣鄉村學校少年宮開展水族馬尾繡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的學習。讓農村孩子在傳承民族民間優秀文化的同時有了一技之長。
鄉村學校少年宮輔導員隊伍堅持以學校教師為主要力量,積極開展輔導員隊伍培訓。通過把國培、省培計劃向鄉村學校教師傾斜,依托“千校萬師”培訓工程舉辦鄉村學校少年宮輔導教師專題培訓班,以德育教育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為重點,提高教師開展鄉村學校少年宮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積極動員有熱心、有能力的社會人士擔任校外輔導員。如貴陽市開展“十大校外輔導員”評選,鼓勵社會人士積極參與。
鄉村學校少年宮的建設,有效解決了我省農村未成年人課外活動場所嚴重不足的問題,豐富了留守兒童的課外生活,解決了孩子放學后“沒處去、沒人管”等問題。印江自治縣木黃鎮民族小學鄉村學校少年宮的孩子們高興地說:“有了鄉村學校少年宮,我們的夢想能在這里放飛,像城里孩子一樣學到很多東西,我們這些留守兒童不再孤單。”
作者:楊靜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