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3月5日,遵義元宵燈謎會如期舉行,新“特一號謎”無人猜中,留下懸念。當天,記者在匯川體育廣場燈謎會現(xiàn)場看到,前來猜謎的人絡繹不絕,還有的猜謎愛好者專程從外地趕來猜射新“特一號謎”。新“特一號謎”一個字:“尖”,打6個財經(jīng)名詞。現(xiàn)場眾多猜謎愛好者把新“特一號謎”團團圍住,遺憾的是,均無人猜中。
20年前,貴州日報以半版篇幅對遵義市文化館工作人員張勤學進行了報道,將之冠以“黔北制謎專家”的稱號。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6年前未被破解的“特一號謎”,還是本次新推出的新“特一號謎”,均出自張勤學之手。如今,張勤學系遵義市文化館創(chuàng)研部負責人、國家一級編劇,他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制作“特一號謎”時,他用了一長串文字,此次,他反其道而行,只用一個字,給猜謎者來個意識形態(tài)的大轉換;“特一號謎”此前是打一政治名詞,新“特一號謎”換個領域,打財經(jīng)名詞,藉此有意考考猜謎者的知識面。
張勤學說,這次猜謎機會加之9999元的大獎以燈謎會的落幕而錯過,明年遵義燈謎會,新“特一號謎”會再次掛出,這期間,如有人看過報道猜出了答案,也不用急于告之。明年,猜中者再來遵義燈謎會現(xiàn)場,獎品價值或許會再次提高。
作者: 劉鴻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