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農歷羊年春節期間,一批特殊的中國出境游客遍布在歐美、日韓等國,除了旅游,他們還肩負著瘋狂購物的任務。其中,不少購物者為“微店”老板,內地海外代購群體日益壯大。
據日本當地媒體報道,羊年春節期間,近45萬中國游客赴日本掃貨,總共消費約60億元人民幣。大部分都為電飯煲、化妝品甚至馬桶蓋等生活日用品,更有甚者,采購數量驚人的,需要使用。
“每到一個地方,我會去當地的各種專賣店,把商品的照片和相關信息發到微信朋友圈,根據朋友的需求來購買,最后再統一郵寄回去。因為國外的價格要低很多,再加上朋友們的信任,留言要我代購的人越來越多。”家住西安的周女士希望可以借助春節期間讓自己的“微店“紅火起來。
意大利皮具,法國化妝品,日本電器,這些觀念已深深地嵌入中國民眾的潛意識中。
近幾年,在內地,利用互聯網平臺從事海外代購生意的群體迅速擴大,朋友圈、微博圈內代購“刷屏”現象比比皆是。像周女士所開的這種“微店”是近兩年新生的代購模式,與留學生做代購類似,一般均為兼職。據不完全統計,龐大的從事海外代購的群體,每年完成數百億人民幣的交易額。
“平時經常會出國游玩,但之前沒想過做代購。后來發現春節期間出國成本小,商品優惠度大,再加上春節人們消費欲望集中釋放,我就嘗試著做起了代購,生意還不錯。”劉波對中新社記者說。
無論是個體“微店”還是專業代購團隊,海外代購的利潤來源基本相同,除了扣除差價以外,“避稅”成為這些代購群體得以賺錢的重要原因。
2015年春節期間的海外代購狂潮是往年的一種延續。有專家指出,與淘寶開網店相比,“微店”大大降低了創業的門檻,成本很低,更不用面對如何從千萬家店鋪中脫穎而出的難題,對于兼職個體老板來講,只要專注于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便能取得不錯的收益。
“微信通過手機就可以隨時隨地溝通,也不用繳納保證金,對于我們賣家來說,要比淘寶約束少很多。”擁有一家孕嬰用品實體店的薛鑫準備放棄現在的淘寶店,將陣地轉移至“微店“。
以“微店“的形式而存在的海外代購模式,不僅滿足著廣大民眾日益升溫的消費欲,同時也為眾多平民商人提供著更多也更加靈活的創業機會。
針對如火如荼的海外代購潮,陜西社科院專家郭興權不無憂慮地表示,春節、五一黃金周等假期的出境購物潮,使當下的中國人頻繁出現在歐美、日韓等地區,有部分言行舉止失當,致內地民眾海外的形象大打折扣。
另外,微信朋友圈充斥著漫天代購信息,反感者多有抱怨。“本來朋友圈是朋友之間彼此交流情感的平臺,被海外代購染上了過濃的銅臭味,有很多朋友的狀態都被代購信息淹沒了。“任龍不得不屏蔽了一些做代購朋友的朋友圈。
海外代購商品的主要類型包羅萬象,孕嬰用品,名包、名表等奢侈品,家用電器到馬桶蓋,囊括了絕大部分生活用品。這在某種程度上折射著中國內地的現狀,一方面經濟高速發展,人民物質生活日益富裕;而另一方面,國貨的質量卻與經濟發展水平不相匹配,導致民眾紛紛購買國外貨的尷尬局面。
據了解,微信朋友圈的大多店家沒有實體店,缺乏經營資質,大部分交易是基于朋友之間的信任,所以消費風險仍然存在。大成律師事務所西安分所的律師許薇認為,在購買海外代購回來的商品過程中,即便是好友開的“微店“,也應該保持一定的辨識能力,在交易時注意保留對話記錄等相關信息,以免利益受損時無從維權。作者:冽瑋 李思默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