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楊秀超同志到駐溫泉村以來,嚴格執行各項紀律要求,緊緊圍繞“建強基層組織、推動精準扶貧、維護和諧穩定、為民辦事服務、提升治理水平”五個方面開展工作,該同志把農家當作自家,每月駐村至少20天以上,把群眾的事當作自己的事,每天都在為民奔波。同時,他充分發揮派駐單位工作和服務優勢,積極與原工作單位協調,為溫泉村金種子戶、科技示范戶、貧困戶爭取到各項扶持資金貸款,助推全村走上勤勞致富的同步小康之路。
一、是加強學習,提高能力。
楊秀超同志作為同步小康工作組長,第一書記,深知工作的重要,倍感扶貧工作責任重大。為了把此項工作干好,不負黨的重托和群眾厚望,楊秀超同志利用平常時間加強理論和業務知識學習,不斷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質。并做到理論及和實際,學以致用。在進村入戶開展民意調查,村組和黨員坐談會等活動期間,及時將所學到的黨的理論知識、新村經濟發展實用技術和國家有關惠農方針政策向當地群眾進行宣傳、講解,引導他們轉變思想觀念,積極探索,因地制宜,選擇符合自身發展的增收路子。鼓勵他們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消除等、靠、要被動思想,積極主動走致富增收路。通過不斷宣傳、講解,增強當地群眾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增強了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為構建和諧穩定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環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是建強基層組織,做好政策宣傳。
楊秀超同志以建設學習型、創新性、服務型黨組織為目標,進一步加強村支部黨組織建設工作,為抓好基層組織建設工作,建強村支部,抓好政策宣傳,深入宣講黨的好聲音,大力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強農惠農政策,讓黨的好政策深入人心,楊秀超同志和駐村工作組其他成員一起,在村支兩委的大力支持下,深入黨員群眾家中暄寒問暖,對外出打工的流動黨員通過電話方式進行定期不定期慰問,對存在困難的黨員群眾進行登門看望慰問。今年7月黨建活動,楊秀超同志和其他駐村干部一起積極協調原單位臺江縣聯社幫扶2700元以及國稅局幫扶500元用于慰問和開展黨員活動資金,使得廣大黨員感受到黨的溫暖。
三、是認真摸底調查,推動精準扶貧。
楊秀超同志和其他駐村組員一起,在村支兩委的共同努力下,深入開展走訪調研活動,截止目前,共走訪群眾600余人次,認真收集信息,及時掌握村里面的基本情況和村情民意,大力弘揚勤勞致富、孝敬老人、誠信友善、互幫互助等文明風尚;向農戶發放便民服務卡,只要農戶需要工作組,隨時可以聯系工作組的每一位成員。并結合溫泉村實際,幫助制定溫泉村三年發展規劃,通過深入了解當地經濟情況,組織村兩委進行“三年發展規劃”專題討論會,制定符合村情的發展道路。根據本村的各自然寨情況,制定不同的發展模式,提高農民的積極性,使農戶真正得到實惠,增加農民收入。楊秀超還與工作組成員一起全程參與了村低保戶評審評定工作,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工作、三特三留人員統計關懷等工作。
四、是為民辦事服務、提升治理水平。
為充分發揮駐村工作組的作用,為民排憂解難,楊秀超同志與工作組成員一起共走訪群眾600余人次,召開村民委員會會議6次,幫助農民謀劃開辦農家樂接帶點、大力推行稻田養魚、現4個小村已經全部實現道路硬化。同時,他還與大家一起走訪需要資金發展的村民200余戶、400余人次,并對村致富帶頭人做走訪,協助信用社調查扶持養殖種植50多戶,貸款金額240多萬元。與工作組成員和村干一起為溫泉村協調了20萬元的稻田養魚扶貧資金;用好工作平臺,為有想法的農民協調貸款400多萬元信貸資金,支持農民發展運輸業和進行美麗鄉村建設;為村里及時解決村里所需辦公用品和村里安裝網絡,讓村兩委的村民及時和方便了解各類種養殖信息技術;在溫泉村的4個自然寨安裝助農POS機4臺,大力宣傳助農取款的政策,提高使用率,讓農民不出村就可以辦理取款、查詢業務,今年以來,實現不出村就可以為4個小村取款80多萬元,為群眾節約了時間和費用;由于村里周邊環境衛生較差,積極向當地黨委政府匯報情況,為本村解決保潔員,做好“美麗鄉村,四在農家”建設。
五、是深入走訪農戶,維護和諧穩定。
駐村以來,楊秀超同志與其他組員一起深入走訪了全村90%以上的低保戶、貧困戶、科技示范戶、專業養殖戶等,了解了他們的生產生活情況,對他們所遇到的困難能解決的馬上解決,對解決不了上級相關部門反映,以希望能幫助他們解決。駐村期間,楊秀超同志參與村民各種矛盾糾紛調解6次,達成調解6次,化解農民之間的矛盾,營造和諧社會。特別是今年6、7月份,連續降雨給村民的生產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村里也出現了村民房屋倒塌、山體滑坡、道路阻斷等險情。特別是6、21水災嚴重,災后,我與工作組成員一起與村兩委及時查看了村民受災情況、做好村民受災統計、排查各種險情,并積極向上級匯報,爭取得到信貸資金扶持8戶金額40萬元,保障了村民災后的基本生產生活。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