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12月21日課間操剛結束,施秉縣馬溪鄉茶園村小學學生們自覺到水龍頭處洗手,按年級排隊集合,由三位老師發碗、盛飯、打菜,一個個學生吃得津津有味,然而,更有“味”的是讓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從小養成愛勞動,充滿自信的好習慣,教師十分欣慰。



老校長袁代恒告訴筆者,茶園村小學位于世界遺產地杉木河景區源頭,坐落在海拔1600多米的九龍山下,學校距縣城78公里,現有教職工7人,學生46名(含學前班)。
據了解,該村尚未開通網絡,公路也才硬化不久,思想、經濟、文化很落后,村民除打工經濟外,仍依靠“九分山水半分地”,因此,一直沒摘掉省級一類貧困村的“帽子”。

“以前,飽著肚子來,空著肚子回去。”袁代恒回憶當年說,現在政策好了,讀書免費,還有營養餐吃。
他說,2012年3月,貴州偏遠山區中小學生開起營養餐,第一階段,學生自己包飯,學校組織加熱飯菜。第二階段,學生每天交半斤米,每人補助1.5元,學校負責加工。第三、四階段,每人補助3元,后來又加1元提標餐,一直到現在。

袁代恒介紹說,學校營養餐,由校長牽總頭,安排一名教師專門管理,指定兩人負責采購,經工人及值周教師復核數量入庫,出庫,經營養餐管理員發貨交給工人,按衛生標準進行加工。
筆者看到,大伙吃完后,把碗筷放入盆里,吃不完的且把飯菜倒入潲桶,卻有6名學生樂呵呵地在洗碗,擦水,再放置消毒柜;還有3名掃地拖地。
營養餐管理員吳明花教師接受采訪說,三年級以上學生,每天安排學生輪流洗碗、打掃衛生,并教育他們懂得勞動光榮,浪費可恥的美德。
校長張子富表示,學校開啟營養餐后,學生不再存在曠課、逃課現象,精神面貌發生了大變化。家住老門山組的六年級學生鄧定文,由于離校9公里,因屬智障家庭等原因,以前老愛請假,近來好了,上學期成績一下子躍入了上等。
“學校總成績人均分比過去40來分,已提高到60分左右。”他喜形于色地說。(楊仁海)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