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前不久,筆者到了楊柳塘鎮和白垛鄉,看到了一條條白色公路穿插農村建制村村寨,在一條條的農村公路上,一幅幅“生活宜居、環境優美、設施完善、美麗和諧”的施秉農村新畫卷展現在眼前,似如“遠有青山美如畫,近賞庭院處處景”的景韻。
楊柳塘鎮板屯村農民近60歲吳治海說,“以前進村的公路不好走,現在水泥路修通到寨子了,群眾到市場購買東西及拉運物資很方便,不僅拉近了城鄉距離,同時還真正實現了往日我們在游方坡上唱的‘去早,立趕上早飯,去晚,立趕上晚飯’情歌夢”。
碰逢正在澆沙石建房的里堡寨農民吳昌祥說,以前未修通公路,一塊磚在磚廠二角六,弄到了家,一塊磚合五角多。現在公路修通到寨上了,為我們百姓建房節約了五分之二的投資,如今寨上幾乎建房差不多和城里的一樣了。
為全面推動施秉縣美麗鄉村小康路行動計劃的有序開展,施秉縣結合縣情,運用超常規思維,采取切實有力籌措資金,加大城鄉油路網建設,帶來了全縣農村新面貌、新生活、新發展的變化。
一是成立了由一名縣級領導帶隊的美麗鄉村小康行動計劃領導小組,并制定了通村油(水泥)路改造工程建設實施規劃。
二是明確責任主體。積極動員和部署工程建設,制定和落實涉及工程建設的各項政策與規定,籌措地方配套資金,保障征地拆遷和建設環境,協調處理建設中問題,督促加快工程進度,嚴格控制工程質量。
三是各項目鄉鎮抽出一名鄉鎮領導認真協調解決項目建設中的征地拆遷、土地調整和處理民事糾紛,負責工程建設組織、規劃、指導、協調、監督和管理工作。
四是建立廉政體系。健全完善鄉道改造、通村瀝青(水泥)路建設項目招投標管理,認真落實廉政合同制度。全面推行紀檢監察巡查制度,重點對招投標、轉包分包、資金使用、事務公開、原材料采購等進行監督檢查,實現關口前移、超前防范,確保公路項目的建設質量達到 “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城鄉公路建設標準和規范要求。
據了解,2014年施秉縣總投資5417萬元,修建通村瀝青(水泥)路項目共15個,里程達80.9公里,投資3946.64萬元改建了鄉道三級公路標準。截止2014年12月底,全縣通瀝青(水泥)路的建制村達52個,里程達194.5公里,建制村通暢率達81.25%,通客運車輛的建制村達84.6%。同時,隨著黃平機場建成通航,建成了首條余凱高速施秉聯絡線通車,實現了高速公路通進施秉城區的歷史見證,拉開了施秉構建城鄉立體交通網絡發展的新常態。(楊志成)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