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3月23日,雷山民族中學接到通知,該校白志恩、龍軍、姜永富、余國德、楊永清、蔣正貴等教師的共同教研課題《苗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校園傳承探索》批獲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非物質文化遺產校園傳承研究”子課題立項。這是該校教研課題獲部級立項的“零”突破,標志著該校課題研究不斷提檔升位。

列為非遺傳承基地

學生在排練苗族錦雞舞
近年來,雷山民族中學立足實際,堅持以“傳承民間體藝,弘揚民族文化”為辦學特色,將民族民間文化引進校園,將雷山縣13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編輯成校本鄉土教材引入課堂,開設了蘆笙制作班、銀飾鍛制班、刺繡培訓班、民族非遺課等,成立有18個學生社團和12個民族文化選修班,有聲有色地開展民族文化傳承和素質教育。該校還積極與縣非遺中心、縣苗學會、縣民宗局聯系支持,設立專項課題,組織教師積極探究非遺在校園的傳承方法和教學規律,并上升為理論。

民族舞蹈操比賽

學校開發的苗族銅鼓舞廣播操
2014年5月,雷山民族中學被雷山縣非遺保護中心列為雷山縣苗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余國德)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