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為提高苗族婦女勞動技能和家庭收入,鼓勵她們通過刺繡技能創辦自己的事業,促進城鄉婦女就近靈活創業就業增收致富,更好的傳承和發揚苗族刺繡這個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2月2日至11日為10期天,由貴州省雷山縣婦聯舉辦以“錦繡計劃”為主題的農村婦女刺繡培訓班。來自全縣42位苗族婦女接受了培訓。
培訓期間,邀請該縣苗學會會長楊耀奎,縣政協文鵬飛,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楊阿妮,民間資深繡娘任秀芬為學員授課。通過手把手的操作,使她們受益匪淺。


據了解,為搞好民族民間工藝品研究和開發,2008年,該縣建成了“民族銀飾一條街”,并成立了雷山縣苗族銀飾刺繡創意中心。在該縣婦聯、縣民宗局、縣扶貧辦、縣人口計生局等部門的引導下,全縣廣大育齡婦女大力發展“家庭產業”項目,相繼引進絹花加工、刺繡加工、學生民族校服加工等項目,這些項目加工工序簡便、技術水平要求不高,大部分農村育齡婦女都能掌握,也適合缺少勞動技能的農村育齡婦女從事。該縣采取“企業+代理+家庭”的方式,對育齡婦女進行培訓,在有條件的鄉鎮設立加工店,她們通過加工店將生產材料領回家中進行加工生產,產品由發放點統一收集,并按標準對質量進行把關。據統計,全縣已有4000余名苗家婦女從事刺繡行業,刺繡產品除在省內外供應外,還遠銷美國、法國、意大利等國家和地區。
據悉,自2007年以來,雷山縣通過實用技術培訓工程,培訓農村育齡婦女2萬余人次,涌現了一批女能手,巾幗科技奔富帶頭人。圖為2月3日“錦繡計劃”刺繡的場面。(張希才 李亞瓊 攝影報道)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