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龍場鎮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四個全面”精神,結合市委提出的“六個凱里”及龍場鎮“強基礎、保穩定、謀發展、促和諧”十二字發展方針,以“干”為先,提出具體的貫徹落實舉措,拿出具體方案和部署,從服務全市大局出發,攻堅克難、敢闖敢試,努力開創龍場的新局面。
一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上探索新經驗,深入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
鎮政府立足龍場鎮實際,堅定不移地把社會建設擺在和經濟建設同等重要位置,加大社會治理創新力度,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深入群眾,就經濟發展、社會事業等全面小康指標實現程度進行摸底調查,并總結推廣經驗,及時查找薄弱環節,深入分析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建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檔案及各階段指標任務完成情況的推進臺帳。
圍繞“5個6+3”工程建設,提出將龍場鎮建設成“生態觀光型、特色精品型、綠色產業型特色小城鎮”的總體思路,采取建示范園、基地、協會、家庭農莊、家庭農場等方式,并加強技術指導和培訓力度,以點帶面,引導群眾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種養殖業,增加農民收入,實現從“地下礦產資源經濟”到“地上農業產業發展經濟”的轉變。目前,龍場鎮“5個6+3”的建設任務已完成“菜籃子”基地建設3個;完成家庭農莊建設申報7個;完成示范性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5個,正在申報組建的有4個;完成家庭農場建設申報57個。計劃到2016年建成10000畝精品果蔬基地,即“種植藍莓4000畝,種植葡萄4000畝,種植桃子500畝,種植蔬菜200畝,種植草莓100畝,種植金銀花700畝,種植核桃500畝。
認真開展“一事一議”通組公路硬化推進工程,通過驗收我鎮2014年九條通組公路硬化項目,解決了全鎮5個行政村11個自然寨,743戶群眾出行難的大問題。
二是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實現新突破,健全機制,務實基礎。
龍場鎮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深刻吸取“1·13”爆炸案件的教訓,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提出“三堂三隊”(即道德講堂、法制講堂、周末課堂、志愿服務隊、文藝宣傳隊、治安巡邏隊)及“三站三室”(即群眾工作站、便民利民服務站、民生監督工作站、群眾工作室、警民聯系室、村級文化活動室),筑牢基層基礎、加強隊伍建設、創新社會管理、解決民生問題、豐富農村文化,密切聯系群眾,理順工作機制,實現了龍場干部作風大轉變、鄉風文明大提升、社會治安大好轉、農村生產大發展。
自我鎮建立“三堂三隊”、“三站三室”以來,道德講堂、法制講堂、周末課堂共開展“明理知恥·崇德向善”進村寨主題教育9期,開展普法教育活動8期,周末課堂開課12期,文藝宣傳隊法制教育專題表演12場次,教育培訓黨員群眾1579人次。通過開展“三堂”活動,干部工作作風巨大轉變,有效整治了“慵懶慢浮貪”等頑疾,工作效率和業務水平大幅提升。利用趕場天組織開展交通、禁賭、禁毒等各類法律知識宣傳15次,發放宣傳資料18000份,接受群眾咨詢3000余人次,引導群眾知法、學法、用法,推動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通過建立志愿服務隊、文藝宣傳隊、治安巡邏隊共開展農技知識科普宣講10場次,治安巡邏160余次,志愿服務16次,文藝演出6場次,培訓11期,累計表演歌頌新生活,宣傳法制、計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內容的節目210余個,扭轉社會風氣,促進農民脫貧致富,提振農民精神面貌,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群眾工作站、便民利民服務站和群眾工作室構建出完善的群眾服務體系,方便了群眾辦事,暢通了群眾訴求渠道,解決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截止目前,全鎮群眾工作站、室累計接待群眾2106人次,化解矛盾糾紛187起,有效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民生監督工作站有效對資金、政策進行了監督,使得資金、政策有效落實到實處,民眾真正得到了實惠,通過民生監督站的有效監管,資金、物資的發放率達100%,確保了每一分錢都交到百姓手中。文化活動室保障了農村群眾文化活動有場所,讓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有陣地,提高農村文化活動水平,豐富農村群眾文體生活,促進了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三是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上取得新進展。努力建設法治龍場。
鎮黨委按照市委提出的法制凱里,持之以恒地抓好法治龍場建設各項工作,緊緊圍繞法治政府建設、全民普法守法、法治工作隊伍建設、反腐倡廉等重點工作,通過開展“法制講堂進村寨”、“六五普法”、“綜治宣傳月”、“防邪教宣傳”、“禁賭、禁毒宣傳”等活動,加強農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力度,組建村民禁賭協會,嚴打賭博犯罪行為;組建村民自治治安聯防隊,開展巡邏守護工作;通過“民情大走訪、矛盾大排查”活動,梳理矛盾糾紛、了解群眾困難,聽民意、解民憂、惠民生,以臺賬化方式扎實推進,努力推動我鎮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利用趕場天組織開展交通、禁賭、禁毒等各類法律知識宣傳15次,發放宣傳資料18000份,接受群眾咨詢3000余人次,引導群眾知法、學法、用法,推動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
四是在全面從嚴治黨上當好新表率,切實增強干部作風。
鎮黨委以更嚴的要求、更高的標準提升管黨治黨水平,堅持在從嚴思想教育、從嚴落實責任、從嚴改進作風、從嚴懲治腐敗、從嚴制度治黨等方面下功夫,全鎮上下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為契機,結合省、州、市各級黨委安排,開展龍場鎮“鑄廉行動”、黨員身份教育等活動,制定《龍場鎮黨員“十不準”》、《龍場鎮黨員“十帶頭”》,與全鎮黨員干部簽訂《2015年黨建目標責任書》,確保將抓好黨建的“第一責任”落到實處,緊扣為民務實清廉主題,堅持一把手負責主持制定整改方案,針對查擺剖析出來的問題,尤其是在專題民主生活會上查找出來的問題進行再梳理、再歸類,進一步理清整改思路,明確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整改方向,通過專題調研、召開座談會、個別訪談、發放征求意見表、設立征求意見箱、郵箱、電話等形式,做到“面對面”與“背靠背”、“個別聽”與“集體談”、“走進群眾聽”與“組織群眾評”結合起來,共征求意見2113人次,收集意見建議146條,自查“四風”問題55條,共梳理出涉及“四風”問題11條。以嚴肅的態度、嚴格的標準、嚴明的紀律抓好領導班子的整改。所有的整改由班子成員按分管領域認領、責任單位牽頭整改的原則明確整改任務和時間表,同時督促班子成員搞好分管領域的整改,明確領導干部個人整改任務個人承擔,承諾整改時限,按時公布進展情況,不斷提高領導班子及成員發現和解決自身問題的能力,使全鎮黨員干部信念更加堅定、作風更加過硬、能力更加提升、隊伍更加純潔,切實增強黨的建設制度化法治化水平。(張毅杰)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