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政府高度重視,加強組織制度建設。2015年機構改革,為切實做好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我縣重新調整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以常務副縣長為組長,分管縣長為副組長,縣衛計局、財政局、人社局、發展和改革局、縣編委辦等相關部門為成員單位的醫改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衛計局。明確專人負責,擬草我縣工作方案,報領導小組審核,切實把公立醫院改革工作落到實處。并將錦屏縣人口和計劃生育信息化管理辦公室更名為錦屏縣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服務中心,主要職責:協助行政主管部門負責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常事務性工作,開展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服務性工作。核定事業編制3名,由財政全額預算管理。2015年4月18日政府組織縣級醫療機構負責人召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座談會,要求6月份做好綜合改革調研,8月份前制定好改革實施方案呈報縣人民政府及上級相關部門審批,確保年內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全面完成。
貫徹落實省州全面推開縣級醫院綜合改革會議,全面推進公立醫院改革。8月17日,錦屏縣召開2015年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暨實施“兩大突破工程”推進會,傳達了全省及8月5日全州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暨實施“兩大突破工程”會議精神。對全縣深化衛生體制改革暨“兩大突破工程”及基本公共衛生工作開展情況進行通報,并安排部署后5個月的工作。會議強調,結合實際,制定行之有效的實施方案,完善價格機制、藥品采購及政府補償機制的同時,各醫療機構正在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適應行業特點的薪酬制度和科學的績效考核辦法,改革醫保支付方式,加強醫院管理,不斷提升服務能力,確保全縣公立醫院改革工作取得實效。
完善醫療保障體系。城鄉居民基本醫保,財政補助標準由每人每年320元提高到380元,相應提高個人繳費標準,縣衛計局相繼印發《錦屏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轉診轉院工作管理辦法(試行)》、《錦屏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特殊慢性病和重大疾病門診管理辦法》等管理辦法,建立分級診療制度,強化新農合基金監管,建立健全醫務人員個人責任追究制度和病人住院期間診療費用事中監管制度。積極推進新農合支付方式改革,住院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提高到20萬元,住院實補比達到68%以上;穩步推進兒童先天性心臟病等24種重大疾病保障工作。
健全藥品供應保障體系。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面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和綜合配套改革,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全部實行藥品零差率銷售。縣級每年按標準足額配套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藥品零差率銷售補助,全縣醫藥采購平臺訂購基本藥物總金額1,110.97萬元,進一步為群眾讓利,緩解看病貴問題。
實行了分級診療制度。進一步鞏固了分級診療制度。規定村衛生室為村民只提供一般診療服務,對急危重癥患者一律轉診到鄉鎮衛生院就診;鄉鎮衛生院對接診的危急重癥患者進行初步的診療和搶救后轉診到二級醫院救治;二級醫院對救治難度大的危重疑難患者,轉診到州、省等上級醫院診治。轉到上級醫療機構診治的病人,待病情穩定后再轉回下級醫療機構接續治療。基本實現了“小病不出村、常見病不出鄉鎮、大病不出縣、危急重癥病人轉上級”的目標。
加大監管力度,形成廣泛的社會監督機制。縣衛計局嚴格執行國家、省、州關于縣級公立醫院改革的相關方針政策,把公立醫院改革工作納入年終目標考核責任狀中,成立公立醫院檢查監督組織,定期對試點醫療機構進行檢查督導,同時,與財政、社保等部門每年對醫院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審計檢查,確保公立醫院改革工作平穩、有序運行。
建立信息化服務體系。重視信息化建設,建立網絡管理制度,完善信息系統建設,著重規范醫院診療行為和提高醫務人員績效考核管理能力。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開展遠程會診、遠程教學查房及醫學影像診斷、遠程繼續教育等。
建立激勵性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薪酬機制。建立以公益性質和運行效率為核心的公立醫院績效考核體系,根據醫務人員的工作量、技術含量、服務質量、醫德醫風、成本核算等方面進行績效考核,發放獎勵性績效工資。從2014年起,縣財政每年安排50萬元用于基層衛生人員的學習、培訓和執業資格考試獎勵等,今后逐年按縣財政增長幅度增加。繼續認真貫徹國家、省、市公立醫院改革工作的有關政策精神,真抓實干,攻堅克難,確保全面完成公立醫院改革各項工作任務,確保公立醫院持續、穩定發展。(錦屏縣衛生和計劃生育局辦公室)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