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三江鎮將按照 ‘東果西林,南蔬北牧,中水產’的規劃布局,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做好城區“菜籃子”工程, 做到‘服務居民,富裕農民’,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加快全面小康步伐。” 三江鎮黨委副書記、鎮長王建元圈點了該鎮在新形勢、新機遇面前的新規劃布局。
據了解,2014年,三江鎮鎮入村幫扶項目全年實施庫區養魚項目9戶,庫區生態養魚30畝;馬鈴薯大田種植項目完成463畝,項目資金16.6萬元,創辦示范點2個;山核桃種植完成84畝;山油茶項目完成184畝,中藥材鉤藤種植完成289畝。農民人均純收入6070元,比上年增加19%,減少貧困人口2000人,小康實現程度到80%。
農業產業化發展是現實全面小康的切入點,是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良方。近年來,三江鎮搶抓三黎高速公路建設發展機遇加快推進經濟社會建設。通過以農業產業打造,精深發展山地農業,在農業產業規模、技術水平、龍頭企業的培育等方面均得到較快的發展。2015年該鎮將按“以點帶面、示范帶動”的原則,在東部平金村、烏坡村依托基礎產業大力發展香桔、椪柑、柚子等水果產業;在西部抓好潘寨村500畝的鄉土珍稀綠化苗示范培育場新開發工作及卦治村1000畝楠竹林示范基地建設后續管理工作;在南北部的銀洞村把城郊大棚蔬菜做大做強,把令沖的農業綜合開發、小江鄉村旅游開發建設成功;在中部的白市庫區(三江段)大力發展水產養殖等項目建設。將積極培育農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等農業新型主體,示范帶動農業產業的發展,提高農業產業效益,不斷增加群眾收入。(吳三梅)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