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近日,經省交通運輸廳專家組實地考察和評定,一致認為錦屏縣“四好農村路”創建工作達到要求,錦屏縣順利通過2020年“四好農村路”省級示范縣創建驗收工作。
近年來,我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建好“四好農村路”的重要指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州交通運輸系統精準謀劃錦屏縣為試點,從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四個方面精準發力,取得明顯成效,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產業發展、實施鄉村振興創造了良好的道路交通環境。目前,錦屏縣公路通車里程達2132.4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5.45公里,國道57.14公里,省道208.89公里,縣道240.72公里,鄉道355.31公里,村組道1224.92公里,實現了全縣所有行政村、30戶以上村民組100%通硬化路,縣域公路密度為1.34公里/每平方公里,為全縣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戰,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強有力的交通運輸保障。
一、建好路,做好交通運輸的“先行官”。錦屏縣堅持“統籌化推進,網格化管理,精細化養護,便捷化運營”。2014年與全省同步實現鄉鄉通油路,2015年與全省同步實現縣縣通高速公路,2017年與全省同步實現村村通瀝青(水泥)路、通客運班線,2019年全省同步實現組組通硬化路,實現了既定目標,累計解決了94個行政村228個村民組3.1萬戶12.4萬人“最后一公里”出行問題。形成了以三黎高速、G242、S311、S312、S503等為主干線,農村公路網為基礎的公路網和以公路為主、水路為補的“五橫五縱十出口一循環一通航”交通運輸構架,基本實現鄉鎮到縣和上高速“1小時交通圈”。
二、管好路,做好群眾出行的“守護神”。錦屏縣推行縣、鄉、村三級“路長制”,形成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管嚴格、獎懲有力的路長管理體系,將工作實績與鄉鎮部門年度目標考核結合起來,確保了“路長制”覆蓋率達100%。全面強化農村公路綜合治理,加大法制宣傳教育,嚴厲打擊超限超載行為,以“兩違一水一路”清理管控為契機,有效凈化了公路環境。對農村公路的管護實行“鄉村自治”,制定愛路護路村規民約,明確村民在通村公路養護與管理中的義務,形成愛路護路的良好氛圍。
三、養好路,做好美麗鄉村的“美容師”。錦屏縣始終堅持“有路必養、養必優良”的原則,先后投入6000萬元,確保全縣列養農村公路1456公里100%全覆蓋,實現境內農村公路路面干凈整潔、路肩平整結實、水溝明顯通暢、邊坡修理到位、安全設施齊全、駕車視線良好。創新開展“苗木代培”路域環境整治新模式,著力打造X850、G242“暢安舒美”品質工程,對公路沿線進行綠化、亮化、景觀化,做到拆除一片、創建一片,美化一片,把“荒地”變成“富地”,既盤活了土地資源、壯大集體經濟、助力群眾增收,又實現了公路綠化美化和路產路權的有效保護。
四、運營好路,做好經濟發展的“引路人”。錦屏縣建立“以城帶鄉、干支互補、以熱補冷”的農村客運發展模式,全面加快道路運輸事業發展,建成縣城汽車客運南站二級站,鄉鎮客運站14個,村級客運招呼站210個,開通農村客運班線48條,投入農村客運車126輛,實現了全縣15個鄉鎮“鄉鄉有客運站”、“村村有客運招呼站、通客運班線”。借助“互聯網+交通”模式,通過“通村村”農村出行服務平臺,解決農村百姓出行難、農產品流通難問題。
五、四好農村公路+N,美了鄉村富了群眾。錦屏縣把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作為脫貧攻堅、產業發展、全域旅游、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實施“美麗農村公路+旅游”模式,帶動隆里古城、龍池多彩田園等旅游景區發展。實施“美麗農村公路+產業發展”模式,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升級,大力發展鐵皮石斛、生態鵝、中藥材、油茶、水產養殖等產業,全縣鐵皮石斛1.12萬畝、生態鵝70萬羽、中藥材10.53萬畝、油茶8.6萬畝、水產養殖15.3萬畝,真正達到了“建成一條公路,帶動一片產業,致富一方百姓”的效果。
錦屏縣“四好農村路”極大地改善了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促進了種養殖業、農村物流、鄉村旅游等產業蓬勃發展,提速提振農村經濟,助力脫貧攻堅,使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顯著提升。
下步工作中,錦屏縣將持續加大農村公路建設力度、強化管理養護、優化農村客運,堅持把創建“四好農村路”作為鞏固脫貧成果、深化農村產業革命的重要抓手,打造“優美舒心路、特色致富路、幸福小康路”,進一步提升農村公路的服務能力和品質,擴大創建實效,為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更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