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作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11月24日,在貴州省劍河縣觀么鄉李雪霞希望中學703班教師內,同學們用飽含激情的歌聲表達著感恩的心情。
當天,香港佛教聯合會董事廣琳法師及愛心企業家呂宇道先生和劉清珍女士一行6人在團省委青基會,劍河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楊銀珍及劍河團委、教育、衛生等有關部門負責人的陪同下,來到該縣李雪霞希望中學和弘慈醫院進行回訪,為學校的師生和醫院的基層醫務人員送去慰問金共計40220元,以及價值5500多元的孩子們的暖冬手套。

在李雪霞希望中學,廣琳法師一行的到來,受到了鄉政府相關人員和全校師生們的熱鬧歡迎。他們查看了學校食堂,學生宿舍樓和教學樓,當看到學校由十幾年前的一棟教學樓發展到現在的五棟高樓的規模時,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還拿出了相機拍下這里的變化。

“這些是中學生嗎?怎么這么高?”當看到孩子們健康的身體時,廣琳法師不僅感嘆。“現在的學生生活好了,每餐都有肉吃,營養跟得上,身體就長得好。”該校校長楊朝勇回答道。營養午餐的落實,讓學生們不僅吃飽,還能吃好。
“今天能夠在這里讀書,大家最要感謝的人是誰呀!”“廣琳法師。”“是的,所以大家要珍惜這樣的學習機會,要常懷感恩之心。”在操場上,同行的楊銀珍向同學們作了一次現場提問。李雪霞希望中學是在廣琳法師的牽線搭橋下,由香港愛心人士李雪霞捐款援建的,希望大家好好珍惜。

廣琳法師一行拉起孩子們的手情切的詢問著他們的家庭情況、學習情況和生活情況,并現場為492名學生和50名老師贈送暖冬手套和助學金。收到助學金和手套同學都表示今后會好好學習,不辜負大家的期望。

“謝謝你們好心來看我,還給我送錢,感謝國家,感謝政府。”在特困生楊小蝶家,她身患重病的父親接過廣琳法師和呂宇道夫婦送來的5千元愛心款時,不停的道謝。“同學,雖然你家里目前有些困難,但是,你不要有什么心理負擔,只要你成績好,讀到高中,大學,博士,我們都會關心你,資助你。”呂宇道先生的話給楊小蝶吃了一顆定心丸。“來,大家合個影吧,小蝶,到時我洗好了相片給你們帶來。”“我要把相片掛在家里,永遠記住恩人的樣子。”團縣委書記劉一萍的話音剛落,楊小蝶的父親馬上接話道。“咔嚓”的一聲,定格住了這美好而珍貴的瞬間。

“做中國人是自豪的,高尚的,你們要努力學習,學有所成后回到鄉村,把鄉村建設得更好。”廣琳法師教育學生們要愛國愛家,鼓勵他們要好好學習,將來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用自己的能力來回報社會。

隨后,廣琳法師一行來到鄉衛生院視察,他們一邊聽介紹一邊詢問衛生院的情況。“學生們看病貴嗎?這里的病人有多少?”當了解到現在學生和農民都有農合,看病國家最高可以報銷百分之八十,負擔較少時,不住的稱贊這個政策好。當看到基層醫務任務比較辛苦時,他給每位醫務人員發了100元的慰問金,并和大家合影留念。廣琳法師先生表示將繼續支持劍河山區教育、鄉鎮衛生事業的建設和發展。

“非常感謝香港佛教聯合和社會各界愛心企業、愛心人士對劍河基層教育和醫療衛生建設的發展,也希望能有更多愛心組織、愛心人士來關心和幫助劍河。”楊銀珍說 ,民生問題,承載著社會各界的愛心,各有關單位要共同配合,不斷開拓新渠道,整合社會各界的力量,努力營造全社會關心、重視和支持劍河各項事業發展的良好氛圍。
據悉,自1999年以來,香港佛教聯合會到劍河縣捐資援建希望學校19所(其中希望中學3所,希望小學 16所),援建資金472.86萬元;援建了敏洞、盤溪、觀么衛生院,援建資金93萬元,自2011年以來,香港佛教聯合會到劍河縣開展希望學校回訪活動慰問學校教師、學生、衛生院醫護人員,慰問物資約33萬余元。(楊家孟)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