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全面學習,深刻領會會議精神。縣委、縣政府印發《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發展實施意見》,要求全縣上下要像抓教育一樣下更大決心抓好醫療衛生事業這項重大民生工程,結合全縣特色資源,圍繞打造長壽之鄉、健康丹寨,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強化組織保障,切實履行好黨委、政府承擔發展公共醫療衛生服務的主體責任,加大投入保障,強化政策支撐,千方百計增加醫療衛生資源,千方百計培養和引進醫療衛生人才,千方百計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和水平,全力推進全縣醫療衛生事業加快發展,全力遏制和減少農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確保2020年實現同步小康。
完善機制,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對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醫務人員參加大專以上學歷提升并回原單位工作的,其學費在取得相應學歷后予以報銷,其中,在鄉鎮衛生院工作的,由用人單位和縣級財政各承擔50%,在村衛生室工作的,由縣級財政承擔。支持醫療衛生人才脫產進修、出國(境)深造,學業結束后回本縣從事衛計工作的,所需經費由縣級財政和用人單位各負擔50%。建立醫療衛生人才短期培訓輪訓制度,從2016年起利用三年時間對鄉鎮衛生院醫生、鄉村醫生和鄉鎮衛生院院長進行輪訓。加強執業(助理)醫師、注冊護士等準入資格考前培訓,對縣級醫療衛生單位、鄉鎮衛生院、村醫通過相關準入資格考試的由縣財政分別給予以下補助。通過執業醫師考試的人員給予5000元補助;通過執業助理醫師(含鄉鎮執助)考試的人員給予3000元的補助;通過注冊護士考試的人員給予3000元的補助;由初級職稱考取中級職稱的人員給予3000元的補助;由中級職稱考取高級職稱的人員給予10000元的補助;除以上補助外,用人單位可自主制定實施激勵政策,確保2020年每萬人擁有2名以上全科醫生,每個鄉鎮衛生院擁有1名以上全科醫生。對到縣級及以下醫療衛生機構工作的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醫學類專業博士研究生,給予每人每月1200元生活補貼;對到縣級醫療衛生機構、鄉鎮衛生院工作的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醫學類專業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分別給予每人每月800元、1000元生活補貼;對到鄉鎮衛生院工作的中級專業技術職稱人員、醫學類專業全日制本科畢業生給予每人每月500元生活補貼;對到鄉鎮衛生院工作的醫學類專業全日制大專畢業生并取得執業醫師、執業助理(含鄉鎮執助)醫師資格的分別給予每人每月400元、200生活補貼;對到村衛生室工作的村醫具有全日制醫學類中專以上學歷,并取得執業醫師、執業助理(含鄉鎮執助)醫師的,每月分別給予300元、200元補助;已在縣級、鄉鎮醫療衛生機構和村衛生室工作的符合上述條件的相關人員享受同等待遇。
鎖定目標,超前繪制發展藍圖。到2017年,全縣每千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5.6張,達到國家“十三五”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規劃目標的93%;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數達到2.0人,注冊護士數達到2.4人,每萬人口全科醫生數1.2人,分別達到國家“十三五”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規劃目標的80%、76%、60%。大力實施醫療衛生升級改造工程,構建以縣級公立醫院為龍頭、鄉鎮衛生院為樞紐、村衛生室為網底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積極爭取將縣級公立醫院列入全省“百院建設工程”,按二級甲等中醫院標準新建丹寨縣民族中醫院,對縣人民醫院進行擴建,啟動二期工程建設,完成丹寨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建設項目。新建丹寨縣麻瘋病康復治療中心、傳染病醫院、婦女兒童醫院等專科醫院。改擴建7所鄉鎮衛生院達到標準化鄉鎮衛生院,實現全縣所有鄉鎮衛生院達到標準化建設;建成興仁鎮、排調鎮、揚武鎮片區重點中心鄉鎮衛生院。按照縣城規劃布局,力爭完成龍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金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項目。新建、改擴建未達標行政村衛生計生室,全縣實現標準化村衛生室全覆蓋,服務人口2000人以上的行政村,建成重點行政中心村衛生室,每個中心村衛生室建筑面積達到120平方米以上,做到診斷室、治療室、藥房、觀察室、資料室(健康教育)、值班室及生活區等七室分開。加強疾病預防控制、婦幼保健、衛生監督、精神衛生、急救等專業公共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方便群眾就近醫療。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形成新共識。(楊新量)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