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蒙忠誠,男,苗族,1960年2月出生,1997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自1993年1月起,該同志就努力為擺打中心村這三千多人默默服務著,從擔任擺打村主任到擔任擺打中心村黨總支書記,幾十年的時間,從不停歇,人民給他的評價是“勤政為民,恪盡職守,辦事公道,想著全村人的致富,急著擺打中心村的未來”。
抓班子帶隊伍,把群眾工作做到實處
為認真落實“書記第一責任人”工作職責,統一班子成員和黨員、群眾思想,蒙忠誠同志注重抓班子建設,充分揮班子成員模范帶頭作用,采取“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工作機制,以調動班子成員的工作積極性;帶頭落實計劃生育、義務教育等政策,實施好農村低保、合作醫療、養老保險等黨的惠民政策,針對個別不愿意交納合作醫療、養老保險費的村民,該同志親自帶班子成員進組入戶動員,一次動員不成,二次動員,二次動員不成,三次動員,直至村民認識到位自覺交納合作醫療、養老保險費才止。
頂壓力辦教育,抓好發展的根本因素
說起擺打中心村學校建設的歷程,蒙忠誠同志無不銘記于心:“我總是與學校有緣,建校之粗初,我任村主任”蒙忠誠同志任村干部以來,經歷了兩次辦學,辦學的事讓他深知任重如“泰山”。
建校時是在2000年“普六”的時候,當時,擺打村只有一棟一層木質結構教學樓,設一至二年級,四五六年級的學生都要到加民小學走讀,入學率很低,加上有污牛河阻攔,很多孩子無學上。為實現普六,方便擺打片區4個村少年兒童就近入學。“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的警世格言讓蒙忠誠等班子成員心意已決,通過挨家挨戶做思想教育、每人做調解、反復做解釋,村民終于無償讓出菜地作為新校園建設用地。在蒙忠誠的帶動下,家家戶戶還捐贈一根杉樹解決辦學用材短缺困難,還出工出勞開挖地基、鋸方刨柱,僅半年時間,一棟兩層10間的木質教學樓就落成了。這一年,擺打片區的學生達到了150多人,勝利通過了“普六”驗收。時間一晃,十多年過去了,2012年的擺打小學師生數已近300人。
越落后,教育推行越難,蒙忠誠深知這樣的道理,但是沒有辦好教育哪里能談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口素質不高是阻礙發展的最重要因素,因此,他頂著不理解、時常與落后的風俗觀念做斗爭的壓力辦教育。
搶機遇夯基礎,一手抓基礎設施建設,一手抓產業經濟發展
“要想富,先修路”,近年來,在蒙忠誠同志的帶領下,擺打中心村“兩委”搶抓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他努力帶領班子成員協調土地、做群眾工作,組織群眾建好村級步道,配合交通部門實施好通村水泥里建設,在把修路當成發展的優先工作的同時,不斷夯實村級基礎設施建設,完成了農村電網、危房改造、等建設工作。經濟發展則規劃了楠竹、香豬、黑山羊等種養殖業,以小規模養殖試點再大規模推行,在擺打村支書的帶領下,以市場為導向,不盲目擴大規模,不打不沒把握的仗。2015年楠竹產業初具規模,出現孫瑞張山羊養殖示范戶,年產值近15萬元;韋南軍香豬養殖點,年產值近5萬元,通過帶動,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積極投身于同步小康建設之中。(吳開亮)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