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省經信委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至10月,全省產業園區工業總產值完成5617億元,同比增長38.9%,占全年目標的102.1%,占全省工業總產值的60.1%;投資完成2433億元,同比增長24.6%,占全年目標的81.1%;新建標準廠房946萬平方米,占全年計劃的237%;新增入園企業1692戶,新增就業人數18.3萬人,創造稅收361.2億元。仁懷-習水、小河-孟關兩個園區工業總產值率先突破500億元,100億元級園區超過20個。
2014年,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全省產業園區發展勢頭突飛猛進,各項主要指標同比增速大幅攀升,全省園區從“起步建設期”邁入“快速發展期”。
隨著工業強省戰略的深入實施,著力克服園區發展基礎薄弱、建設資金短缺、招商引資競爭激烈等困難,進一步理清思路,以“100個產業園區成長工程”為總抓手,堅持“抓龍頭、帶中間、促后進”,下好“先手棋”、用好“關鍵招”、補強“健康鈣”成為全省園區工作的最大亮點。
長短結合下好園區改革發展的“先手棋”。堅持以“100個產業園區成長工程”部署要求為總攬,制定計劃、細化目標、落實責任,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位。以“主動適應新常態,用好各類園區,以平臺建設促進開放創新,把園區建設成為對外開放平臺、科技創新平臺、先行先試平臺”重要精神為指導,增強主動性,深入調研、多方問策,深化對新階段產業園區發展規律的認識和把握,研究制定進一步推動園區改革發展的政策措施。
前拉后推用好提高園區發展質量的“關鍵招”。堅持分類指導,把擴大園區規模效益和主導產業培育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著力推動重點園區建設發展,著力引導后進園區加快發展,著力促進企業和項目入園。幫助省級30個重點園區明確升級路徑,強化示范帶動,積極構建500億級、300億級、100億級園區梯次發展格局;“一園一策”幫助13個發展困難縣和23個發展相對緩慢園區因地制宜、錯位發展,打造一批小而特、小而精、小而優的地方特色園區。
硬軟并重補強園區實力活力的“健康鈣”。堅持以硬件“筑巢”、以軟件“引鳳”,一手抓園區基礎設施和產業項目等硬件建設,一手抓園區經營機制和服務環境等軟環境改善,在硬件上著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和完善,加快標準廠房建設和利用,推動園區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以核心區“七通一平”、“九通一平”為要求,提升園區產業承載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在軟件上著力提升園區經營能力,全面組建園區經營公司,實施校企共建公共實訓基地三年行動計劃,推廣“產業園區+標準廠房+職業教育”模式,依托“百千萬工程”、“雙服務大行動”,深入推進服務園區工作。
當前,省經信委一方面盯緊園區產值和投資兩個關鍵指標,細化分解、精準調度,工作不松勁、任務不松口,確保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另一方面緊緊圍繞抓重點園區、主導產業、龍頭企業、基礎設施和解決共性問題等方面,力爭將園區打造成為我省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科技創新的重要陣地、先行先試的試驗田和工業強省的主戰場。(袁天志 谷濤)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