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據悉,貴陽市人大常委會于日前對106個重點項目實施情況依法開展工作評議,發現因基本要素保障不到位,基礎設施配套滯后,造成產業項目整體推進不平衡,建設進度緩慢;統籌協調與銜接存在缺陷,土地控規、林地調規、電力遷改、消防、環評等手續完善進度緩慢;項目前期對接與準備不充分,導致七個簽約項目落空和無法落地。
“尤其是統籌協調與銜接存在缺陷。據統計,截止目前,需要辦理用地手續的項目33個,已辦理完成的只有3個;需要辦理規劃手續的項目35個,已辦理完成的只有5個;需要辦理環評手續的項目39個,已辦理完成的只有4個;需要辦理林業手續的項目18個,已辦理完成的只有1個。”市人大常委會評議組介紹,與此同時,部分區(市、縣)和相關部門對項目簽約落地所需的基本要素等缺乏充分思考和論證,導致4個項目至今沒有開工。而受規劃部局的調整和項目自身因素的影響,有3個項目自動放棄或暫緩投資。
截止目前,106個重點項目累計實現到位資金75.5億元,僅占總投資額的16.21%,涉及產業類項目資金到位率僅占13.56%,涉及市直單位項目資金到位率僅占4.8%。
對此,貴陽市人大常委會評議組建議:一方面,盡快改變統籌協調力度不強的現狀。106個重點項目推進中涉及規劃、土地、資金、林業等共性問題,市政府及相關部門要按照全市總體規劃和空間布局,對項目順利落實和開工建設所需的基本要素,加大市級層面的整體統籌協調力度,對涉及到資源配置、政策傾斜等問題,盡早研究抓緊辦理。
另一方面,市政府盡快明確項目建設進度與完成時限,并嚴格督促檢查和問責。尤其是進一步完善科學的監督考核考評機制,將項目建設進度、資金到位率、投產達產率作為主要考核內容。 (記者 沈麗瓊)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