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建立平臺載體 實施重大工程 完善人才政策
貴州創新機制引才聚才
一個個人才平臺載體依次建立,一系列重大人才工程順利實施,一項項人才政策不斷出臺……2013年,貴州省通過抓教育改革發展培養人才,抓產業和園區建設集聚人才,抓人才引進滿足發展急需,抓導向充實基層人才隊伍,抓機制創新激活用好人才,抓服務體系關心關愛人才,人才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據統計,去年,貴州省新獲批12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這12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獲批,使貴州省的博士后科研流動(工作)站數量達到了35家,這也標志著貴州省高層次人才培養、集聚的能力大大增強。”省人才辦工作人員介紹。不僅是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設在提速,其他人才平臺載體的建設也在不斷推進。去年,貴州省新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人才團隊等在內的國家級、省級人才平臺載體150家,各類人才團隊59個,在吸引、集聚各類人才的同時,更為廣大人才施展才華、發揮作用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一系列重大人才工程的實施,成為貴州省加強人才培養的重要抓手,不斷激發本土人才的創新創業熱情。
省委組織部積極爭取中央組織部支持,選派28名專業技術人才作為“西部之光”訪問學者,赴國內知名高校、科研機構等進行研修,選派人數為全國最多。省委宣傳部選拔54名宣傳文化領域的優秀人才作為“四個一批”甲秀文化人才人選進行重點培養。省科技廳選拔50名工業、農業、社會發展、基礎研究等相關領域的優秀青年人才作為第九批“優秀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對象”。省農委積極實施“農村勞動力陽光培訓工程”,組織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創業培訓、專業技術培訓等培訓項目,培訓農村實用人才10萬余人。省教育廳大力實施教育“9+3”計劃,加快培養技能型人才,16所高校的161個本科專業獲教育部批準加掛職教師資方向,89個專業開展“2+2”、“3+1”中職師資培養計劃。貴陽市實施“創新青年人才培養計劃”,遵義市推進“15851人才精英工程”,六盤水市實施“高層次青年人才培養計劃”,
安順市實施“7000名本土人才培養計劃”,畢節市實施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導師制”,銅仁市實施“青年英才開發計劃”,黔南州實施“235青年人才素質提升計劃”,都取得了較大進展。據了解,去年貴州省共有7位專家入選國家“萬人計劃”公示人選,其中,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人,創業領軍人才2人,國家教學名師1人,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2人。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貴州大學教授楊松博士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使貴州省在該項目上實現零的突破。
隨著首屆“中國貴州人才博覽會”、中國科協第十五屆年會在貴州召開,赴上海、大連及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開展人才引聘活動的啟動。“百千萬人才”和“六個一批人才”引進成果豐碩。根據省人才辦的相關數據,2013年,全省共引進博士530人,碩士1800人,正高級職稱人員60人,副高級職稱人員313人;柔性引進“兩院”院士14人,博士167人,高級職稱人員152人。有38人申報“百人領軍人才人才”,96人申報“千人創新創業人才”。貴州省·中科院天然產物化學重點實驗室引進的加拿大溫哥華大學雅科夫教授成功入選第十批國家“外專千人計劃”,中央財政將給予其生活補助100萬元,科研經費支持400萬元。
為加強人才服務工作,省人才辦積極協調省直有關部門,對服務綠卡所涉及的包括落戶、醫療、配偶安置、子女就學、科研經費支持、科研條件共享、稅收優惠等10個服務項目的具體內容、辦理程序、辦理所需材料、辦結時限、辦理部門及咨詢監督電話進行明確,匯編印發了《貴州省高層次人才服務指南》,使服務事項進一步規范,服務渠道進一步暢通。(溫燁)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