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貴陽龍洞堡國際機場2013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千萬人次,進入大型繁忙機場行列。謝強攝

盤縣盤北園區水源工程魚洞壩中型水庫。何進攝

貴州筑聯科技公司LED生產線 本報記者謝強攝

威寧草海鎮草海村新貌。楊文斌攝
新聞回放
2013年12月28日,省經濟學學會在貴陽召開專家評選團會議,評選出2013年度貴州經濟十件大事:
1.中共貴州省委出臺《關于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實施意見》。
2.全省地區生產總值預計增長12.7%,突破8000億元,提前兩年實現“十二五”規劃的預期目標。
3.全省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金融機構貸款余額、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注冊資本三項指標均突破1萬億元。
4.“5個100工程”全面推進。
5.國家批準設立貴陽綜合保稅區。
6.三大通信運營商數據中心、中關村貴陽科技園、富士康(貴州)第四代綠色產業園等一批標志性、引領性項目入駐我省。
7.貴陽龍洞堡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首次超過一千萬人次,進入大型繁忙機場行列。
8.貴州列為全國美麗鄉村建設重點推進試點省。
9.啟動水利樞紐、骨干水源、地下水資源開發“三大會戰”。
10.全省民營經濟三年倍增計劃全面完成。
事件點擊1 全面深化改革開啟貴州跨越新征程
2013年12月6日至8日,中國共產黨貴州省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在貴陽舉行。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貴州省委關于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實施意見》和《貴州省人民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方案》。
全面深化改革,貴州將按照中央確定的“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著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提高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落實主基調、實施主戰略的領導能力。貫徹中央“六個緊緊圍繞”的要求,突出我省發展的戰略導向、需求導向、問題導向,圍繞進一步打造“多彩貴州”這張名片,建設小康貴州、法治貴州、人文貴州、平安貴州、生態貴州。到2020年,貴州在事關全省加快發展的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努力取得決定性成果,建立健全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在全面深化改革這場“大考”中協力爭先,把貴州建設成為創新創業氛圍濃厚、投資回報豐厚的開放熱土;農村貧困問題基本解決,力爭教育等社會事業發展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公民政治參與有序擴大,依法治省深入推進;文化創造活力明顯增強,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更加堅實;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顯著提高,人民安居樂業;生態環境持續改善,保持天藍地綠水清。
事件點擊2 全省生產總值提前兩年實現“十二五”預期目標
根據《貴州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確定的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到2015年底,全省生產總值確保實現8000億元,力爭翻一番、突破10000億元,人均生產總值接近3000美元。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2%以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30%以上;財政總收入年均增長15%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7%以上。
近兩年,貴州堅持加速發展,綜合經濟實力大幅提升。主要經濟指標總量翻了一番以上,2011年、2012年經濟增長速度排位上升到全國第三位和第二位。初步預計,2013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2.7%,突破8000億元,提前兩年實現“十二五”規劃的預期目標。全面小康實現程度達到73.2%,比上年提高4.2個百分點,為歷年來提高幅度最大的一年。
事件點擊3 三項指標突破萬億元“貴州速度”不斷刷新
繼2012年我省金融機構存款余額突破1萬億元之后,預計2013年全省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金融機構貸款余額、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注冊資本三項指標均突破1萬億元,標志著我省經濟發展取得階段性重大勝利。
今年前三季度,我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城鄉居民收入、房地產開發投資等指標增速位居全國前列,其中,生產總值、金融機構存款余額、建筑業增加值、公路貨物運輸周轉量等指標增速位居全國第一。多項經濟指標增速排位持續靠前,提振全省干部群眾的信心和士氣。
事件點擊4 “5個100工程”打造推動貴州發展大平臺
2013年,省政府出臺關于支持“5個100工程”建設政策措施的意見,“5個100工程”年內將完成投資3000億元以上。
集中打造“5個100工程”,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是貴州后發趕超、同步小康的戰略支撐點和發展增長點,是推動發展的大平臺、政府工作的大擂臺。一年來,全省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打造“5個100工程”、加快貴安新區規劃建設,共完成投資3274億元,建成標準廠房548萬平方米,招商引資簽約項目4179個、到位資金3673億元,為全省發展集聚更多要素、積蓄更多能量。
事件點擊5 貴陽綜合保稅區貴州開放型經濟新引擎
2013年9月16日,國務院正式作出批復,同意設立貴陽綜合保稅區,地點在白云區都拉鄉,面積10.83平方公里。
作為加快自主開放的新路徑和重要平臺,貴陽綜合保稅區的創建對于增強貴州對外開放吸引力和競爭優勢,提升外向型經濟發展水平,增加產業競爭力都具備劃時代意義。按照建設目標,貴陽綜合保稅區將建成結合保稅倉儲物流、保稅加工、保稅展示以及保稅貿易等多種功能的綜合保稅區,成為貴陽市、黔中地區、貴州省以及中國西南部重要的轉口貿易基地、出口加工基地、展示交流平臺,成為貴州對外開放的橋頭堡和開放型經濟的新引擎。
事件點擊6 標志性引領性項目高端創新要素集聚貴州
2013年,富士康(貴州)第四代綠色產業園、中國電信云計算貴州信息園、中國移動(貴州)數據中心、中國聯通(貴安)云計算基地、中關村貴陽科技園等一批標志性、引領性項目先后入駐貴州。
我省將充分發揮三大運營商數據中心和富士康產業園示范效應、集聚效應和溢出效應,吸引更多電子信息企業投資建廠,大力培育本土企業,加快發展配套產業,形成產業鏈和產業集群。貴陽市政府與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攜手共建中關村貴陽科技園,將科技創新與生態文明有機結合起來,吸引更多的高端創新要素在貴陽集聚。
事件點擊7 貴陽機場年旅客吞吐量突破千萬人次
2013年12月14日,貴陽龍洞堡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量突破千萬人次大關,正式躋身國內千萬級大型繁忙機場行列。
機場吞吐量,是衡量一個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程度、文明程度、開放程度和活躍程度的重要標志。作為我省唯一的干線機場、唯一的航空口岸和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貴陽龍洞堡國際機場僅用了4年時間,就實現年旅客吞吐量從500萬到1000萬的歷史性突破,見證了貴州經濟持續高速發展和對外開放活力不斷增強。
事件點擊8 “四在農家·美麗鄉村” 1500多萬農民群眾受益
從2013年起到2017年,我省每年將投入不少于300億元資金,深入推進“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創建活動,力爭三五年內使全省農村面貌發生根本性變化。
根據省委關于“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總體要求,全省將大力推進實施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電、小康訊、小康寨六項行動計劃,大力改善貧困地區生產生活條件,每年總體上以10%的覆蓋率遞增,力爭到2015年創建點覆蓋70%以上行政村,2018年實現全覆蓋。據統計,目前全省“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創建點已達1.6萬多個,覆蓋9000多個村、占全省行政村50%,受益群眾1500多萬人,越來越多的農民群眾在新農村建設的巨大成就中提高幸福指數。
事件點擊9 “三大會戰”一年解決300萬人飲水問題
2013年10月28日,貴州水利建設“三大會戰”啟動暨夾巖水利樞紐工程動工儀式在畢節市夾巖水利樞紐工程壩址舉行。
為從根本上解決我省工程性缺水問題,省委、省政府決定開展骨干水源工程、引提灌工程和地下水(機井)利用工程“三大會戰”,通過8年左右時間,舉全省之力打一場水利建設攻堅戰,有效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用水需求。2013年,全省開工建設夾巖水利樞紐等25個骨干水源工程,開發利用地下水(機井)工程1200眼,新增解決農村人口飲水安全300萬人。
事件點擊10 民營經濟三年倍增計劃全面完成
2011年3月,省委、省政府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快全省民營經濟發展的意見》,并決定制定和實施民營經濟三年倍增計劃,經過3年努力使我省民營經濟發展實現“四個倍增”,提高“三個比重”:到2013年底,全省民營經濟增加值3200億元以上,比2010年增長1倍以上;投資4000億元,比2010年增長1.6倍;注冊資本4000億元,比2010年增長1.2倍;新增就業30萬人以上,比2010年增長1倍以上。民營經濟增加值占全省生產總值的比重從35%提高到40%,民間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提高到50%,民營經濟新增就業人員占全省城鎮新增就業人員的比重提高到70%。
“三年倍增計劃”實施以來,我省大力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支持民營經濟加快發展,民營經濟發展進入歷史最好時期,三年倍增計劃全面完成。
記者手記 紅紅火火又一年
年終歲末,省經濟學學會組織20余位各行各業的專家評選2013年度貴州經濟十件大事。
盤點著2013年發生在貴州的一件件經濟大事、要事、喜事,專家們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同時,從眾多具有影響力的經濟事件中評出“十大事件”,也讓大家在評選時難以取舍。 歷時3個小時的反復醞釀和充分討論,十件具有標志性、首創性、影響性的十大經濟事件終于評定。
剛剛過去的2013年,對貴州來講,是大事多、要事多、喜事多的一年,是全省干部群眾難以忘懷、為之自豪的一年。綜合經濟實力大幅提升、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投入、改革開放活力不斷增強、城鄉面貌變化巨大、群眾得到實惠更多……
更為可貴的是,在一件件大事、一個個數據的背后,貴州人干事創業、奮發向上的精氣神更加高昂,想發展、謀發展、促發展干勁十足。多彩貴州紅紅火火,政通人和,氣象萬千。
站在2014年的新起點,我們滿懷信心和力量邁出新步伐,在改革創新的征程上不斷釋放新的活力和動力,貴州的美好前景令人期待。(作者: 干江東)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