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一個說摔傷了一個說累倒了
昨天,老人攔下他倆要謝恩人
秘密還是沒保住……
老人攔路謝恩人
昨上午,重慶晚報記者跟隨14集團軍某部戰士去搬運救災物資。路過一處帳篷時,被一個60多歲當地老人攔下。他湊近個頭較高的一名戰士問:“那天救我的幾名戰士怎么樣了?”老人指了指帳篷側后方的一片廢墟。“什么時候?”高個戰士話音未落,老人就確定地說:“就是你們,口音我聽出來了。”
高個戰士安慰老人:“沒事!”“怎么會沒事?兩個都血流滿面的,你還一瘸一拐的。”老人說。“真沒事,你說那個戰友已經住院治療了,沒有大礙的。你看我們兩個還在這里嘛!”高個戰士繼續安慰老人。
高個戰士叫石一以格,他身旁個頭稍矮的戰友叫毛祖躍,正是老人要尋找的3個解放軍戰士中的2人。
深夜余震有人呼救
老人說,救他的戰士,應該是第一批趕到震中龍頭山鎮的解放軍。石一以格說,他們隸屬14集團軍駐滇某部,地震時正在野外拉練。近百人的先遣隊震后1小時就接命令開赴震中。
余震接連發生,8月5日凌晨1點左右,官兵們已超過40小時沒有睡覺,他們剛幫災民搭建好100多頂帳篷。一陣地動山搖后,后山傳來呼救聲:“有人被砸了,快來人啊!”
3戰士疊羅漢救人
官兵們立即跑步前往。兩分鐘后,戰士們發現了被砸的年輕女子。女子受傷不算嚴重,但好像不能走動,一旁還有一個60多歲老者和幾個熱心人。
“這里危險,房子搖搖欲墜。你們快撤,傷者交給我們就好。”帶隊干部一邊勸說救人群眾撤離,一邊組織施救。
“我們能幫一把是一把!大伙齊力了,我們把她抬下去。”老人喊道。就在此時,又一波余震來臨。在手電筒照亮下,個子較高的石一以格發現了正在掉落的廢墟,他大喊:“保護老鄉!”
話音剛落,包括石一以格在內的3個戰士趴倒在老人身上。有的用雙手和身體護住老人的腿腳,有的用雙手和腹部護住老人的頭,還有一個戰士直接抱住老人,側趴在地上,身體護住老人身體。
砸落下來的是夾雜著石塊的木棒,3個戰士都被砸中。3人來不及查看自己的傷情,默契地抬起老人往外跑。
接受采訪隱瞞真相
來到空曠安全地帶后,戰士們才發現自己不是腳趾沒有知覺,就是血流滿面。老人只是驚魂未定,身上沒有任何明顯外傷。
石一以格的腳被砸中,不僅有淤血,還出現腫脹,走路一瘸一拐的。毛祖躍的面部也被廢墟擦脫了一塊皮。受傷較多的周海明,眼角附近被劃破,縫了好幾針,被送到震中醫療點救治。
目前,3名戰士已無大礙。只是毛祖躍的臉上傷疤顯得有些顯眼,石一以格走路也還有些不太正常———其實前天,在直升機投運物資時,重慶晚報記者就注意到這個傷疤新兵和一瘸一拐的高個老兵。采訪他們時,一個說是摔傷了,一個說是累倒了,沒想到受傷真相竟然是為了保護老人。
3個戰士中,年齡最大的是石一以格,參軍11年了,彝族,班長,參加過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
重慶晚報特派首席記者 夏祥洲 冉文 記者 彭光瑞 攝影報道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