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這句樸實的話語,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飽含著深厚的為民情懷。我們要深刻學習領會這一要求,將其落實到推動貴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中去。
關鍵看老鄉,要求我們時刻不忘黨的宗旨。歷史和現實說明:扎根人民的執政根基堅如磐石,取自群眾的執政力量磅礴浩蕩,贏得民意的執政資源源源不竭。關鍵看老鄉,就是尊重并順應老鄉們的利益訴求,發揮人民群眾歷史創造者的作用,推動貴州同步小康昂首闊步、鏗鏘前行。省委提出:堅持“三個不能代替”原則,突出“三項核心指標”,以縣為單位開展同步小康創建活動,建設實實在在、不含水分、人民得實惠、老百姓認可、發展和環境相協調的小康社會……這些都實實在在地體現了“關鍵看老鄉”的要求。貴州實現同步小康,集中反映全省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們要靠同步小康振奮民心、統一思想、凝聚力量,夯實艱苦奮斗、長期奮斗、不懈奮斗的思想行動基礎。
關鍵看老鄉,要求我們下大力攻克“三農”問題。“三農”問題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我省發展中的薄弱環節,貴州能否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點難點和關鍵點都在“三農”。我們要著眼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把實施工業強省和城鎮化帶動主戰略與推動農業現代化緊密結合起來,把推進“四化同步”與解決“三農”問題緊密結合起來,圍繞解決“三農”問題想辦法、出實招、下大力,切實把中央和省里的各項強農惠農富農政策落實好,千方百計、千辛萬苦補齊“三農”這塊“短板”。
關鍵看老鄉,要求我們緊緊依靠群眾。毛澤東同志早就指出:“在我黨的一切實際工作中,凡屬正確的領導,必須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關鍵看老鄉,就是要堅持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力氣朝下使,把情況摸熟、摸清、摸透,向廣大老鄉問政問需問計。當前,我們要實行精準扶貧,扎實推進脫貧致富奔小康,全面開展“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加大農村危舊房改造力度,推進扶貧生態移民工程和扶貧開發攻堅示范區建設。實施這一系列工作舉措,決不能缺少老鄉的聲音和身影,必須堅持思想上尊重群眾、感情上貼近群眾、工作上依靠群眾,探索建立群眾參與、評價和反饋機制,廣泛了解和匯集民情民意,深入激發和集中民智民力。
關鍵看老鄉,要求我們強化主心骨與動力源。誰能把全省4000萬干部群眾結成一條心、擰成一股繩?《好花紅》唱出了答案:“黨的政策放光芒,帶領人民奔小康。”俗話說:團結不團結,就看主心骨;地方富不富,就看黨支部。關鍵看老鄉,就是要密切黨群關系、形成強大感情磁場,確保在同步小康進程中強化主心骨、激活動力源。全省各級黨組織要聯系群眾、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服務群眾、團結群眾,把黨的組織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資源優勢。為此,要把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作為一場永無止境的黨性修養課,劍指“四風”突出問題和“庸懶慢浮貪”,形成大排查、大檢修、大掃除的長效機制,提升服務群眾的宗旨意識和工作能力。全省黨員干部要切實念好“關鍵看老鄉”五字訣,著力扭住貧困落后這一主要矛盾,肩負起完成加速發展的主要任務,全面深化改革、努力擴大開放,增強改革、發展、創新的內生動力,譜寫科學發展新篇章,凝聚后發趕超強動力,打贏同步小康攻堅戰。(作者: 貴康)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