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火車軋死人啦!”
夏日的朝陽籠罩著東貿路八家子水果市場。與往常早高峰的喧鬧嘈雜不同,7月30日清晨,人頭攢動的鐵道口變得異常安靜。
一列只有四節車廂的火車,正橫停在鐵道口中央。火車車輪旁,一只扭曲變形的電動車側翻著,車尾處撒攤著一塊破舊的篷布,還有捆貨用的繩子。有一位膽大的路人駐足哈腰往火車下面瞅,“媽呀”一聲喊了出來:“車輪下有一個人!火車軋死人啦!那個男的被輾軋得渾身是血,慘不忍睹啊!”他聲音顫抖著說。
很快,身穿鐵路制服的工作人員、派出所民警等迅速趕來,一條警戒線被從四周呈環狀拉起。仍不時有好奇的市民半蹲著身體向火車下張望,但再站起身個個表情凝重。
“火車速度并不快啊”
圍觀人群中,有不少人目睹了剛剛發生的慘烈一幕。大家七嘴八舌,還原了事件的來龍去脈:
這處鐵道口呈“人”字形分布,除了在岔道口相交于一處外,兩條并行的軌道之間相隔5米左右。鐵道呈南北走向,整個鐵道口寬度約有三四十米,但沒有拉伸閘門或能起降的欄桿。
事發時間約為清晨6時許。一列只有四節的運貨火車途經此處調整方向,從外圍線經過分岔口,準備駛入6號線。火車運行軌跡呈“V”字形,調整后車廂改車頭從北向南推進,試圖通過此處鐵道口。
此時此刻,正值附近八家子水果市場清晨交易的高峰,來往上貨的商販如潮涌般東西穿行。鐵道口3名看守員各站道口一角,舉旗、吹哨指揮交通。
“火車當時速度并不快啊,看上去也就每小時二三十公里吧,”一名目擊者說,正因為這樣,盡管看守員不停地攔截過往路人,仍有人不聽勸阻搶過道口。
“咋攔也攔不住啊”
眼看火車距道口越來越近,不少人停住了腳步。突然,一名騎電動車的男子沖到鐵道口。“揮旗、吹哨、吶喊,人家看守員全做了,但那男的好像視而不見,充耳不聞。”目擊者說,人群中甚至有人本能地伸出胳膊拽了一把,卻沒拽住,“那男的不知怎么了,就是一門心思往前沖,咋攔也攔不住啊!”
那一刻,在場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兒,眼睜睜看著一幕悲劇在眼皮子底下發生:火車瞬間剮倒男子并將他整個人卷入車輪下,他騎的電動車被火車撞到鐵軌外……事故發生后,火車緊急制動停下來。
“可能是急著去上貨”
“那男的上半身被車輪狠狠輾軋,當時就身亡了!”鐵道口看守員告訴沈陽晚報、沈陽網記者,“干著急呀!我們怎么攔都沒攔住啊!”
面對突發慘劇,周圍的路人一下子還反應不過來。半晌后,大家竊竊私語:“這是有啥急事啊?要不怎么可能不要命地硬往前闖呢?”“我覺得他可能是著急去上貨。可是,再急,也不能拿生命開玩笑呀!”
不一會兒,鐵路工作人員、派出所民警相繼趕到現場,并迅速將事發現場拉上警戒線。由于突發事件,造成附近交通嚴重擁堵。
在多名人員的齊心協力下,男子的遺體最終被從車輪下清理出來,場面十分慘烈。據透露,男子年僅40歲左右,從穿著打扮及所騎電動車分析,應該是商販。
“再著急不差這幾分鐘”
7時30分,96144殯葬車趕到現場,將這名男子的遺體拉走。稍后,相關人員將事發現場進行了清理,堵道口的火車駛離現場,鐵道口重新恢復交通。
記者在現場觀察到,鐵道口靠東側的一座紅磚房外墻上,掛著一塊牌匾:“6號專用線,東貿路道口,大東區鐵路道口管理辦公室”。在這座站房的一側墻上,掛著紅色的條幅:“注意道口安全,人人有責”。
據周圍群眾介紹,此處是鐵道專用線,每天不定時有火車通過。由于沒有隔欄,盡管有鐵道看守員指揮,但過往機動車、行人不聽指揮,搶過道口的驚險畫面屢見不鮮。
“希望廣大群眾途經此處聽從鐵道看守員指揮,提高安全意識,再著急不差這幾分鐘!”鐵路工作人員呼吁。(沈陽晚報、沈陽網主任記者 唐葵陽 攝影記者 沈生)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