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太難了,手續煩瑣要求比較高,需要的材料也很多,需要本人回去做孕檢,而且必須要在指定的機構做,但是我當時已經懷孕了,挺著大肚子也不方便回去。還有一些要求需要男方戶口本原件,還有各種證件的原件,也是很不方便,要在異地再折騰一圈把這些證件弄齊了再寄給他,辦一個證可能要耗時好幾個月。”
這位趙女士說的是辦生育服務證的經歷。生育服務證俗稱準生證。上世紀70年代開始,全國各地陸續推行計劃生育政策,生育子女必須領取準生證。
相信有不少聽眾,都和這位趙女士一樣有著相同的感受,“辦準生證很麻煩”。我們來看一下具體有哪些流程啊:首先,夫妻雙方需要提交結婚證、雙方身份證、戶口簿,2寸合影照,然后到村、社區居委會或所在單位領取《生育服務證登記表》,再由村、社區居委會或所在單位將申報材料上報到所屬街道(鄉、鎮、場)計生管理機構審核;如果夫妻雙方屬于跨省流動,還須提供夫妻雙方要求生育第一個子女的申請、以及戶籍地計生工作機構出具的婚育狀況證明等等。
從今年3月開始,湖北省的百姓就再也不用經歷這種麻煩了。兩天前,2月28日,湖北省衛生計生委正式發文,要求各地衛生計生部門變行政審批為主動發放,對生育“一孩”的,衛生計生部門應在群眾生育前主動發放生育服務證。
作為第一批取消一孩生育審批的地區,湖北省如何落實這一新政?湖北居民又能感受到怎樣的變化?
“湖北取消一孩審批”的消息一出,立即被各大媒體爭相報道,同時被一些媒體解讀為“湖北省生一孩不用再辦準生證。”而昨晚,湖北省衛計委計劃生育基層指導處處長伍文洲澄清,取消一孩生育審批,并不是取消“生育證”本身,只是改變證件發放的形式和程序。
伍文洲:要取消一孩審批不是說這個證取消掉了,我們改變過去那種整合的煩瑣來更多的方便群眾,如果條件生育第一個小孩的,對于在生育之前,衛生計生部門就應該主動的將這個生育服務證送到群眾手上,不需要群眾像過去那樣要去層層申請。由過去群眾跑變成現在由衛生計生部門的同志主動送。
伍文洲介紹說,湖北省衛計委之所以在全國率先推出這一新政,還是為了讓《生育服務證》重新回歸到服務的本意。
伍文洲:過去基層在我們少數地方的實際操作中,把生育服務證變成了一種準生證,層層審核改變了這個證件本質的性質,因為這個證件就是一個服務的憑證,現在我們要改變過去那種少數地方把它當成準生證明的現狀。
伍文洲進一步解釋,今后,湖北省戶籍居民生育第一個孩子時,將不再與《生育服務證》掛鉤,而《生育服務證》只是為了給孕齡女士提供孕情監測、發放避孕藥具等生育服務。
伍文洲:按照現在的規定,不需要群眾去找,我們的干部應該主動把這個證件送到群眾手中去。現在每個村、社區都有計劃生育專干,鄉鎮網絡非常健全,我們發文件要求他們要加強平時上門的隨訪服務,及時了解群眾的孕情,在群眾生育之前把這個證件送到群眾手中去。
湖北省目前擁有6000萬左右的人口,面對龐大的人群,湖北省衛生計生部門如何做到及時向生育一孩的人群準時發放《生育服務證》呢?伍文洲介紹說,他們將通過通過婚姻登記和收養、戶籍登記、婚前檢查、孕前檢查等信息渠道,來掌握居民結婚、懷孕和生育信息,并及時進行網上登記,防止出現漏登、漏報現象。
伍文洲:我們現在湖北建立了一個全員人口信息管理系統,這個系統把全省6千多萬人的信息全部采集進來了這個系統,所以對于我們符合生育第一個小孩的這些對象基本的情況,我們在信息系統里都能夠了解到,所以過去我們需要群眾提供的相關的信息,現在就沒有必要需要群眾去提供,我們自身就能夠通過系統能夠核查到了。所以為群眾辦理相關證件的時候,本部門來主動核查相關信息,就可以送證上門、送服務上門。
湖北省取消一孩審批的消息傳出后,得到多數網友支持,湖北省內居民也都頗為贊同,但也有人產生疑問。來自正準備要孩子的武漢市民李女士就是其中之一。
李女士:自己感覺方便了,挺好了,但是他怎么來確定哪一家就是符合它的條件,我唯一擔心就是他什么時候給我發,發的時候是要聯系我嗎?或者是我現在真著急要,要聯系誰?
另外,還有人提出,湖北戶籍人口在外地生育,是否能享受新政呢?對于這些疑問,伍文洲一一做出解釋。他介紹說,準備生一孩的夫妻只需向村鎮或社區街道的計生干部索取即可,而只要是湖北戶籍,在全國都能享受到這一服務。
伍文洲:我們都是只要戶籍有一方在省內的都是按照省內的對象同等對待的,所以我們戶籍在湖北省就享受我們的政策,現在人口流動可能會流動到其他的地方去,但是戶籍是這兒,肯定按照戶籍的政策來執行。
但他同時也表示,目前主動發證的相關實施細還將研究中,最近就將出臺。
伍文洲:網上相關的辦證程序正在抓緊制定相關的程序,網上辦證系統正在(履行)相關的程序,很快就要出來了,應該就是最近了。
同時,湖北省衛計委還簡化規范了“二孩”生育服務證的辦理流程, 30日內限時辦結,符合條件居民還可上湖北衛生計生網申請。
“簡化程序、還權于民”,湖北省的生育新政受到輿論好評,而在北京大學教授湛中樂看來,只是遲到的進步。
湛中樂:我認為,它是遲到的一個,早應該予廢止。值得肯定,相對于過去來講畢竟不審批了。為什么在行政許可法頒布實施將近十年,本身屬于公民可以自主決定生育時間、生育的子女數量和時間間隔的東西,為什么過了那么長時間才做,這也值得我們檢討與反思。但不管怎么樣取消了地方性法規政策第一胎的生育審批的制度值得肯定。(記者陳振璽 左艾甫 實習記者夏曉瀾)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