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新聞事件
107歲邵逸夫家中安詳離世
香港影視界的傳奇人物,邵氏兄弟電影公司創辦人,TVB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榮譽主席、著名的慈善家邵逸夫,今晨在家中安詳離世,享年107歲。
7日上午,TVB無線電視官方網站貼出告示,證明邵逸夫今晨6時55分離世。無線表示,雖然知道終會有這一日,但仍無減他們的傷痛和失落,無線電視所有人員都會懷念邵爵士,并向邵爵士夫人方逸華女士和家人致以深切慰問。無線表示,葬禮將只供家人出席,追思會的詳情將另行公布。
延伸閱讀
流水百年叱咤江湖
1907年,生于浙江寧波鎮海,原名邵仁楞。因為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六,故人稱“六叔”。其父邵玉軒是上海著名的錦泰昌顏料公司和上海劇院“笑舞臺”老板。
1920年,父親邵玉軒病逝。
1923年,家族生意敗落,家業只剩下一幢房子和“笑舞臺”,邵家四兄弟破釜沉舟,將精力投入到正在興起的演藝業。大哥仁杰將邵家四兄弟仁杰、仁櫪、仁枚、仁楞的名字改為醉翁、邨人、山客、逸夫,全是引于陶淵明的田園詩篇。之后邵氏兄弟成立了中國電影史上赫赫有名的“天一影業公司”。
1926年,邵逸夫當時剛中學畢業。他只身一人在北平度假,突然收到三哥發來的電報,于是隨三哥邵山客到新加坡開拓東南亞電影市場,與哥哥一起像苦力一樣,扛著電影器材深入各華僑農場放映露天電影。
1930年,在新加坡成立“邵氏兄弟公司”專門放映天一影業的電影。
1931年,赴美采購有聲電影器材,發生海難,抱著一塊小舢板大難不死。
1934年,邵氏兄弟在香港拍攝了中國電影史上第一部有聲粵語電影《白金龍》,轟動一時(可惜電影底片于1935年6月香港天一北帝街制片廠大火時被毀)。
1937年,與年長他5歲的黃美珍在新加坡結婚,兩人育有兩子兩女。
1941年,邵氏在星馬、印尼、泰國、越南,已經擁有了139間戲院。但隨著日軍進攻,邵氏兄弟事業被毀,日本投降后,邵氏公司重開。
1949年,邵逸夫滯留新加坡,繼續在東南亞經營邵氏公司,家族掌門人大哥邵醉翁留在了上海。
1957年,邵逸夫離開了打拼30年的南洋,只身來港。這一年,他50歲。半年后,“邵氏父子公司”更名為“邵氏兄弟公司”,邵逸夫出任總裁。
1961年,位于九龍清水灣的邵氏影城于12月6日正式啟用。從成立至今影城生產了1000多部電影。邵逸夫也從那個時候起,保持了每天最少看一部電影的習慣,幾十年不變。
1964年,這一年邵逸夫五味雜陳,邵氏當家花旦林黛因與丈夫龍云之子龍繩勛婚姻矛盾自殺;兒子邵維銘突遭綁架,被索300萬贖金破財消災。
1967年,無線電視臺開播,并在上世紀70年代初成立藝員培訓班,周潤發、梁朝偉、周星馳、劉德華、梁家輝等今天的大明星都出自于無線演員培訓班。
1971年,邵氏公司上市。
1973年,成立邵氏基金會,致力社會公益事業。
1974年,獲得英女王頒發的CBE勛銜。
1977年,獲英女王冊封為KNIGHT BACHELOR,賜予爵士。
1985年,邵逸夫每年拿出1億元支持內地文教事業。
1987年,夫人黃美珍在洛杉磯病逝。
1990年,中國政府將中國發現的2899號行星名為“邵逸夫星”。
1991年,美國舊金山將每年的9月8日定為“邵逸夫日”,以表彰他在社會公益方面所做的貢獻。
1997年,在美國拉斯韋加斯迎娶事業搭檔方逸華,時年90歲。
1998年,獲特區政府頒發的GBM勛銜。
2002年,創立“邵逸夫獎”每年選出世界上在數學、醫學及天文學三方面有成就的科學家,授予100萬美元獎金。
2006年,獲臺灣金馬獎頒“終身成就大獎”,香港電影金像獎頒“世紀影壇大獎”。
2007年,邵氏兄弟公司成立五十周年,邵逸夫迎來百歲誕辰。
2012年,卸任TVB行政主席。他也成了全球最長壽、任期時間最長的上市公司CEO。CFP圖
記者快評
一個帝國的告別
□王金躍
隨著107歲的邵逸夫今天早上的謝世,曾經輝煌一時的邵氏電影王國和TVB的傳奇故事終于畫上了一個句號,但故事仍然沒有結束……
在華人富豪中,邵逸夫是最值得一提的人物之一。他并不是一個最富有的富豪,外界評估他的財富在200億左右,但他卻在上個世紀70年代就開始捐助中國內地的教育事業,迄今為止花了真金白銀近50億,魄力之大,華人世界無人出其右。
他還是迄今為止壽命最長的一位富豪,活了107歲,而且一直保持著身體良好的生命機能,他的養身秘訣足以引起醫學界的關注。
邵逸夫一生都在娛樂圈內摸爬滾打,但是他的婚姻感情世界還是非常穩固的,幾乎沒有緋聞,也證明了他對于名譽的重視。
斯人已去,如果要我找出一個跟邵逸夫比較類似的企業家,我會拿美國19世紀末的超級富豪洛克菲勒來比較。兩人都是身材清瘦,對生活嚴謹細致,對于做生意的成本控制到了苛刻的地步。后者早在50歲的時候,就被醫生判定身體機能嚴重衰老,讓他幡然醒悟,除了開始注重養生,也開始關注慈善事業,最后居然活到98歲。
TVB雖然名聲在外,但明星們都知道,電視臺的宗旨是,給予演員舞臺,但是在片酬上卻非常摳,這也證明了邵逸夫在做生意時的精明。
洛克菲勒在晚年將自己的大部分財富都用來做慈善,他最大手筆的捐贈之一就是花了1000萬美元在北京成立了協和醫學院。直到上個世紀80年代,醫學院還能收到來自基金會的贊助。
但邵逸夫對于教育事業的慷慨解囊也不輸洛克菲勒,即便在現在,邵逸夫捐獻的一系列教學樓仍然是內地很多高校內最為搶眼的標志性建筑之一。
崔永元曾經對于慈善事業說過一句話,對于有錢人來說,只要在合法納稅的情況下,哪怕不捐一分錢,也是無可指責的。如此看來,邵逸夫的大手筆捐贈之下,隱藏著一顆怎樣火熱的愛國和憐憫之心……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善人,在水一方,邵老一路走好……
相關鏈接
養生之道與眾不同
作為百歲傳奇老人,邵逸夫在養生之道上和其他壽星有些不同,他曾向前香港特首曾蔭權傳授長壽秘訣:每晚睡前躺在床上,腳掌前后、左右擺動64次,還要轉64圈——
秘訣一——工作
邵老曾說:只有保持工作才會長壽。他每天晚上只睡5個小時,中午小睡1個小時,其余時間都在工作。出席每兩周一次的無線高層會議。除上班和開會,邵逸夫還有一項重要工作,那就是看電影電視,他最喜歡看《憨豆先生》。
秘訣二——運動
邵逸夫注重養生始于中年。初時,他以燉人參進補,后來改為每天口含一片人參。老年后反倒不依賴人參,而是看重了“生命在于運動”。邵老說:“我走路是不用拿棍子的。長壽之道在于運動,我每天早上要練45分鐘氣功。”可見練氣功也是邵老長壽的一個原因。
秘訣三——飲食
邵老有“三不做”。賭錢、喝酒、不正常(刺激)的事不能做。他說,這些事情都對身體不好。每天除了以走路來代替運動之外,他還要讀報1小時左右,每年出門旅行一次。在飲食上,邵老可以說是“百無禁忌”;除了酒以外,牛扒、雞翅等照吃不誤,他遵循的是“營養平衡”。
秘訣四——仁厚
寬厚和樂于助人也是邵老高壽的另一個原因。多年來,邵逸夫一共向內地捐助了34億港元,興建了5229個教育和醫療項目。他創立的“邵逸夫獎”,基金高達50億港元。古人云:仁者壽。一點不錯。(王金躍)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