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近日,在臺江縣革一鄉大塘村五組村民張文德家中,村組干部、駐村干部、黨員代表和村民代表齊聚一堂,大家認真商討村里的經濟發展事宜以及危房改造實施方案,同時,村主任張光義向大家宣讀種糧補貼相關惠民政策。會議結束后,再由組干、黨員代表和村民代表把會議精神向本組群眾進行傳達。
在臺江縣革一鄉,像大塘村這樣,把支部會議開到群眾家中,已成為常態化。
“村組合并后,部分自然寨離村委活動室較遠,選擇把支部會議輪流到各個小組的群眾家中召開,既能增強整個村的凝聚力,又能很好地把黨的各項惠民政策傳遞到家家戶戶。”排生村支書吳樹平說道。
去年臺江縣村組合并后,住戶多,人口多,要處理的民事以及調處的糾紛也相應多了許多。革一鄉各村寨的村組干部結合村情,因地制宜,把田間地頭、農家院壩、公路邊、群眾家里等地方作為辦公的地點,為群眾調解各類糾紛和辦理各種事項,嬴得了群眾的一致稱贊,群眾也親切地把村組干部辦公的地點稱為“移動工作站”。
2014年4月19日,革一鄉遭遇龍卷風襲擊,部分村寨受災嚴重,其中北方村二組村民張榮達家中被吹毀房屋兩間,村干部把受損房屋區域作為辦公地方,積極協調保險公司到現場進行受災評估和理賠。與此同時,桃木榜寨村民張光義、張玉珍院壩門前的兩棵300余年的風景樹被龍卷風刮倒折斷,兩家為這兩棵大樹的歸屬問題爭執不休。接到調解電話后,5月9日,村支書張藝譯等4名村干部把農家院壩作為辦公地點,現場進行調處,在聽取雙方代表的陳述后,村組干找準問題焦點,秉公辦事,以一家分一棵樹的調解結果讓兩家化干戈為玉帛。
排生村村民楊光成和楊昌武兩家經常為屋檐滴水的問題發生口角,有時甚至升級為肢體打斗,村組干利用兩家孩子回家過春節之機,上門辦公調解,通過耐心勸導,要以鄰里和諧為重,建議兩家孩子買塑料管排屋檐水,最終兩家握手和言。
在修建西南村到臺水、茅坪的通村水泥路時,村民張勇擔心修路挖到自家房屋基腳,多次阻礙施工。村組干把辦公地點移到公路邊,通過作思想工作和適當補償,通村公路得以順利施工。
針對部分老弱病殘群眾,村組干把辦公地點移到群眾家中,為他們辦理各種事項,解決各種生活生產難題。每逢趕集天,村干帶上公章“移動”到鄉政府“包村干部服務工作中心”集中辦公,為群眾受理養老保險申請、農低保申請、合作醫療繳費、民政救濟申請等事宜。截止目前,革一鄉4個行政村,通過移動工作站,為群眾成功調解糾紛45起,為群眾辦理實事300余件。(李文井 馬業波)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