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說起三穗縣,最出名的莫過于三穗鴨。三穗鴨以肉質細嫩、味美鮮香、膽固醇低而聞名省內外,與北京鴨、紹興鴨、高郵鴨并稱為中國四大地方名鴨。據《三穗縣志》記載,三穗有著600多年的養鴨歷史。到今天,三穗鴨的養殖更成為了當地百姓致富的一大“法寶”。
4月,春風和煦,楊柳依依。養鴨大戶彭守清悠閑的蹲在河邊看著自家剛出生兩個多月的小鴨戲水。彭守清是三穗養鴨大戶,早在2001年的時候他便放棄了建筑工地的工作,開始回家養鴨。彭守清說,比起其他地方的鴨子,三穗鴨味道好,很受食客歡迎。三穗優越的水域條件也為養鴨提供了良好條件。
最初本著試試心態的他,一養便是13年。為了保證三穗鴨的美味,彭守清的鴨子一直是放養的。彭守清告訴記者,三穗縣有足夠優越的自熱條件,養殖戶幾乎都是這么放養。三穗鴨個頭小,只能長到1.5公斤多一點,但是價格卻高,每半公斤能賣到12元。
“這些年,政府大力扶持養殖戶,我的生意也越做越大了。政府給我補助了一套孵化設備,除了養鴨之外還賣起了鴨苗。”彭守清邊介紹,邊領著記者來到了他的孵化室。
“我每4天就要孵化1萬只小鴨子, 平均每年要賣出成鴨15萬只,每年收入在30萬以上。下一步,我打算養一批更高端的三穗鴨。”彭守清說,現在他放養的三穗鴨還是會喂一點飼料,玉米之類的,他已經租下了幾畝良田種下了草,準備完全放養一批三穗鴨。“那價格,會比這些普通的三穗鴨高上一倍啊。”說起下一步的計劃,彭守清掩藏不住內心的喜悅。
據了解,在三穗像彭守清這樣的養鴨大戶還有很多。據統計,目前三穗有年產5000羽左右的規模養殖戶223戶,散養戶7137戶,規模養殖場已發展到53個,10余萬畝的水稻田已落實了統一育秧、統一發放鴨苗、統一田間管理、統一收購出欄鴨的“四統一”稻鴨共育任務。
三穗鴨“芳名遠播”,很多商家也看中其中的商機,開始做起了三穗鴨深加工產業。吳文通的千里山生態食品公司正是其中一家。公司在2013年6月8日在天津股權交易所成功上市,成為貴州省農產品領域第一家,被譽為“土特產壘成的上市公司”。
2009年吳文通回到家鄉,早就看上三穗鴨的他辦起以鴨產品及山野菜為主的加工企業,資產現已上億元,并在貴陽、凱里等地辦起聯營企業。
在千里山食品有限公司生產部主任羅朝模的帶領下,記者見到了一條先進屠宰生產線。羅朝模介紹說,這條生產線每年能消耗80萬只三穗鴨,當地的養殖多數時候都供不應求。
“三穗鴨好,肉質鮮美,我們生產的白條鴨自然受歡迎,一點都不愁銷路。就連鴨毛每年都能給我們帶來可觀收入。”羅朝模自信地說。
在千里山等企業推動下,三穗鴨養殖已拓展到三穗所有鄉鎮和附近20多個縣市,帶動農戶7360家。
羅朝模口中的“鴨毛利潤”正是來自于三穗縣的千慧服飾。
還沒到千慧服飾廠,縫紉機工作的聲音便此起彼伏的傳來。來到生產車間的時候,工人們都在埋頭苦干。
“工人們正在趕工,這一批貨是要出口到歐洲的滑雪衫。”生產主管蔣國臣告訴記者。
據了解,三穗千慧服飾2010年入駐三穗,是一家以羽絨服為主打品牌的服裝廠。2013年該廠共生產羽絨服60萬件。產品主要銷往歐美,西班牙等地,2013年外貿總額達2300萬美元。
蔣國臣說,三穗養鴨戶多,而千慧又以羽絨服為主打品牌,公司已經開始著手引進生產線來提絨了。“這樣我們也不需要依靠別的企業的原料,運費也能省去一大筆。”
延長產業鏈,三穗以小鴨為核心做出了大企業。(本報記者 周清)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