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作為音樂愛好者,他用親身的感受譜下樂章,作為支教老師,他用歌聲給大山的孩子帶來歡樂。雖然他只是一名二十歲出頭的普通特崗支教老師,卻用歌聲來詮釋自己的夢想。
王聰生動形象的講課方式和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深受這些大山里的孩子們的喜愛。

王聰
作為一名山區里的小學老師,都要教授幾門以上的學科,王聰就負責一年級的語文和五年級的音樂,他的音樂課與別人不一樣,一架鋼琴、一張琴譜,學生們圍成團站在一起,就是一節課的笑聲與歌聲。
課余,是他和音樂獨處的時間,在學校給他們安排的小宿舍中,寫寫唱唱,一遍又一遍的彈唱他寫的歌,這一片小天地就是他創作的空間,覺得一首歌成熟后,他會到學生中間,給他們彈唱。

從初一開始,王聰就開始學習音樂,與音樂為伴,并且開始參加了各種大大小小的比賽至今。2014年8月,他參加了中國好歌曲貴州賽區比賽,獲得了貴州賽區冠軍的好成績。通過音樂,讓更多的人認識了這位來自小縣城的陽光男孩,也通過音樂,更多的社會群體關注到他上課的這所山村小學,給孩子們寄來文具、書本、四季衣物等。

“這些(文具)都是比賽以后通過電視視頻看到我比賽的人,很多地方的人給我寄過來的,知道我支教嘛,就希望我帶給孩子們。”王聰說。
作為母親的孩子,兒子的成長,看在眼里都是激動的淚水,家里擺放的各種比賽獎章和從社會各地寄來的衣物文具,讓母親感到自豪。
“作為母親,我也希望他能夠在音樂的路上走過去,因為他從小就非常喜歡音樂,他覺得這個音樂給他帶來快樂,也給別人帶來快樂,所以呢,我也很支持他。然后呢,經常從他的工資買一些小本子(給孩子們),特別激動特別開心。”王聰母親說。
對于王聰來說,音樂的路途才即將開始,對于音樂的執著,對于家鄉的熱愛,讓他的這份執著堅持下去。
“我也一直在努力,我想現在有一個,就是我自己有一個概念,做屬于我們黔東南,或者屬于丹寨自有的民族音樂。因為音樂給力我很多感受,思想上的啟發還有很多意識上的啟發,慢慢的透過音樂懂事了很多。”王聰說。(楊露婷 池明紅 張燕)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