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楊愛東真有門道,能在北京說上話!”
“我們石洞鎮飲水難問題中央都在操心呢!”
提起楊愛東,天柱縣石洞鎮的村民從內心感到無比的自豪。
這是怎么回事呢?原來天柱縣石洞鎮所在地由于自然條件所限,至今沒有自來水,村民們都渴望能夠安裝上自來水,喝上潔凈方便的水。鎮上許多居民得知,該鎮紅坪村的楊愛東是全國人大代表,參加過北京的會,紛紛打電話請她把飲水難之事向中央大領導反映。
2013年12月20日,鎮領導吳常法、龍騰等希望楊愛東代表把解決石洞鎮飲水難問題作為建議案向全國人代會呈送,楊愛東及時整理后,用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發給的專用信函,發到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專用線郵箱,把鄉親們的期盼如實向張德江委員長匯報。
不久,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把信函轉到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省人大常委會在2014年1月“兩會”召開期間專門致電回復楊愛東,一定設法解決,會后省里有關部門將派專業技術人員到石洞對飲水工程進行調研勘測。
一個農村婦女能把話兒說到中央去,這是天柱縣有史以來的第一樁新鮮事。
楊愛東,天柱縣石洞鎮紅坪村村民。她通過辦養豬場,勤勞致富。自己成功后,不忘鄉親,主動帶動村里人一起養豬致富,深受群眾擁戴。2012年被全國婦聯、全國婦女“雙學雙比”活動領導小組授予全國城鄉婦女崗位建功先進個人榮譽稱號。2013年1月30日在貴州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這位普通的“60后”侗族婦女以586票(600名省人大代表)光榮當選貴州省出席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參加2013年3月在京召開的全國人代會,而且還成為了張德江委員長直接聯系的全國五位基層人大代表之一。
眼看2014年全國人代會即將召開,楊愛東又將赴京參會,這對天柱十里八鄉的鄉親們來說,都是一件大喜事,許多人找楊愛東反映情況。楊愛東通過一年來向鄉親們廣泛聽取意見和多方咨詢,擬定了兩個關于修路的建議案,準備帶到北京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
建議案一:《關于要求規劃立項建設貴州省天柱縣至湖南省會同縣高速公路的建議》。天柱與會同兩縣毗鄰,縣城相距65公里,交往頻繁,目前僅有一條三級公路相連,路況較差,通行能力嚴重不足,車輛通行安全隱患較大,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時有發生,沿線群眾出行極不方便。請求國家發改委及交通運輸部規劃立項建設貴州天柱至湖南會同高速公路,并在會同與包(頭)茂(名)高速公路連接,拓展貴州至湖南、廣西進出口瓶頸,帶動區域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建議案二:《關于要求盡快實施修通天柱縣鳳城鎮至錦平縣平秋鎮省級公路的建議》。天柱和錦平兩縣毗鄰,縣城相距46公里,在村村通工程中,已打通了鄉村便道,由于道路狹窄,坡陡彎急,至今無法滿足客運要求和大型車輛通行條件,群眾出行、生產生活受到嚴重制約。“十二五”期間,該公路已納入省級干線規劃,兩縣三鄉鎮群眾強烈要求盡快實施天柱縣鳳城鎮經石洞、水洞、連花山旅游景區至錦平縣平秋鎮公路建設項目。
石洞鎮與平秋鎮經濟往來密切,物流量大,交通運輸頻繁。但因落后的交通條件制約,使兩鎮資源及產品對外運輸矛盾日益凸顯,資源未能得到充分的開發和利用,資源優勢難以轉化為經濟優勢,急需改善交通條件。盡快實施天柱縣鳳城鎮經石洞鎮至錦平縣平秋鎮的公路建設項目,不但能解決公路沿線8萬余群眾的出行難問題,而且有利于兩縣三鄉鎮及周邊地區的資源、人流、物流等經濟要素的流動,促進兩縣及周邊地區的資源開發和利用,帶動區域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路!路!路!
一位身處最基層的全國人大代表,兩個沉甸甸的建議案。
此外,還有天柱飛機場立項等重大事項,縣里也希望她形成建議案呈送全國人代會,楊愛東肩上的擔子還沉著呢。
記者本以為這位農家婦女作為養豬能手和帶頭人,會圍繞畜牧業發展等問題向國家提出要補助、要政策,但縈繞在這位侗族代表心里的卻是關于公路基礎設施建設的建議案。
我們問其究竟,楊愛東樂呵呵地說:“這些不用我要了,國家早就安排得很好了。就像現在,我們村是微企示范村,國家已有針對微企的‘3個15萬元’好政策。創業政府補助5萬,還在稅收里給我們獎勵,融資給我擔保,讓我們普通百姓創業容易多了。說到私心,我也是有的。如今村里養豬的群眾逐年增加,還有很多外出打工的年輕人也想回來養豬創業,如果高速公路修到湖南會同,我們的市場就大了,就能放心地讓更多外出的年輕人回到村里養豬致富。我也不枉當上大家信得過的全國人大代表,也算是為村里留守的老人和孩子做了點事了。”
記者看到,楊愛東的家門口掛著七塊牌子:紅坪養豬協會黨支部、天柱石洞青年創業就業服務站、石洞大學生創業園區、紅坪微型企業發展指導站、紅坪村養豬協會、青年創業帶富工程示范基地、返鄉農民工創業示范園。
當上全國人大代表這一年,楊愛東夫婦更忙了,不僅把村里的養殖戶從2012年的17戶發展到現在的21戶,還帶動附近其他鄉鎮的兩個豬場前來加入了他們的養豬協會。想到鎮里豬場養的豬仔都是從外地買的,楊愛東夫婦打算把自家的豬場擴大成母豬養殖基地,加強豬仔繁育這一塊,以后大家就不用到外地買了。
丈夫王甲海也是天柱縣人大代表,談到今后的發展規劃,他指著豬舍前后的果樹對記者說:“今年開始,我們還要延長產業鏈,搞高效科技生態農業,把能用的資源都循環利用起來,還要搞食品深加工,像豬肉干、腌肉之類,做到生產加工一條龍。”
采訪中,楊愛東家客廳的電視里正在播放“話說中國夢”節目。她觸景生情,深有感慨:“真想不到,我一個養豬的農村婦女也能坐飛機到北京參加全國人代會,代鄉親們把話說到中央去。真像做夢一樣,可這卻是真真切切的啊。” (作者: 吳會武 龍傳永 王珺)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