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不能僅僅停留在一句口號上,我們把‘活動’落實到‘行動’上,讓老百姓切切實實分享到活動的成果。”麻江縣委組織部副部長顧華業說。
近日,記者在麻江縣了解到,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自今年2月21日正式啟動以來,麻江按照“統一部署、梯次開展、壓茬進行”的總體要求,不斷創新和豐富活動形式,把依靠群眾開展活動作為根本方法,領導干部帶頭走進村居、走進企業、深入群眾,通過召開座談會、個別訪談、上門征求意見等方式到群眾中聽取意見、查找問題。借助和依靠群眾力量把存在的問題,特別是“四風”問題、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問題找準、找透、找實。
“為了避免有些老百姓‘害怕’,不敢說真話的情況。縣委領導除了面對面的征求意見外,還針對地方具體情況結合‘四風’問題細化、梳理出了 ‘21個問題’,這些問題以調查問卷的形式發放到離退休干部和群眾手中,他們只需要在問卷上打鉤鉤,以此來反映他們的內心想法。”麻江縣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陳來明對記者說。
麻江縣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把廣泛征求意見作為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促進工作的重要途徑,征求意見“動真格”,不搞“花架子”,尋求“金點子”。縣委領導帶頭深入基層一線蹲點調研,面對面征求群眾意見和建議;全縣黨員干部深入群眾和服務對象進行大走訪;各單位各部門通過采取與群眾交心談心、設立意見箱、走訪慰問、調研考察、調查問卷等方式收集意見。
“接到有老百姓反映社區辦事不方便的問題后,把城區的黃金地段用來建設新社區,政府出錢配備各種設施;有群眾反映體育活動場所缺失,縣里建設了體育館;有群眾反映城市臟亂差,相關部門加大資金投入,完善了城區衛生、綠化建設。”陳來明說,縣里面下決心要把錢用在刀刃上,要讓老百姓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通過“活動”落實到“行動”上,切實改進各單位各部門的工作方式方法,盡力幫群眾之所需、解群眾之所難,讓群眾感受到新變化,得到新實惠。
麻江縣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后,民生工作力度進一步加大。如實施了危房改造、農低保、種養補貼等惠農政策,1至4月,共發放涉農惠農補助資金196.25萬元,發放農低保資金1296.58萬元,完成合作醫療補償資金1321.11萬元。近期還啟動了“千名干部下基層•萬件好事暖民心”活動,切實解決“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李方方)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