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近年來,雷山縣按照省委省政府和黔東南州委州政府建設旅游大州要求,加快“旅游強縣”建設步伐,積極提升雷山對外形象,被中央電視臺等60余家媒體譽為“中國十大最好玩的地方”后,該縣把旅游業發展定位為“中國苗族文化中心”來打造,使該縣人民群眾在發展旅游中得到前所未有的實惠。僅今年“十一”旅游黃金周,雷山縣共接待國內外游客78.81萬人次,旅游收入達6.36億元,創歷史新高。
圍繞促進一方經濟發展旅游業。在開發旅游的過程中,該縣堅持把景點與鄉村旅游緊密結合起來,把“旅游強縣”與旅游富民緊密結合起來,把看在景點、吃在農家、住在農家緊密結合起來。嚴格按照省、州《旅游發展總體規劃》的要求,重新修編《雷山縣旅游發展總體規劃》,并在總規劃指引下,投資130萬元先后編制了《西江千戶苗寨綜合性修建性詳細規劃》、《烏東苗寨綜合性修建性詳細規劃》、《雷山縣郎德苗寨旅游綜合開發修建性詳細規劃》等規劃,指導鄉村旅游科學發展,避免破壞性重復性項目建設,保持獨具特色的鄉村旅游特性,實現可持續發展。
圍繞造福一方百姓做大旅游業。該縣在發展鄉村旅游業中,給縣域經濟發展找準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路子,全縣上下形成共識,旅游業的發展局面喜人,整體發展思路科學,優勢資源有效開發,旅游特色把握準確,旅游宣傳力度加大,雷山的知名度進一步提高,旅游市場迅速升溫,當地群眾普遍受益。以西江為例,僅今年“十一”黃金周,西江景區7天共接待游客40.49萬余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達3.24億元。新增“農家樂”接待戶到100余戶、賓館酒店15家、個體工商戶119戶、旅游從業人員1200余人。該縣從2005年零家星級賓館發展到現在的6家星級飯店,其中,四星級旅游飯店為雷公山雙慶國際大酒店、雷山大酒店,二星級旅游飯店有苗都酒店、圣城佳源酒店、金鼎龍酒店和西江黔森酒店,飯店業上了一個新臺階。
圍繞文化品牌做強旅游業。隨著旅游春天的到來,旅游發展格局也逐步走向成熟。并在國家級森林公園雷公山塑蚩尤雕像,打造成為中國苗族文化圣山和世界旅游名山,依托雷公山生態環境優勢,建成集休閑、避暑、療養、度假為一體的國家森林旅游勝地和發展健康旅游、體育旅游及國家重點保護動物保護繁殖基地、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培育基地;以西江千戶苗寨、郎德上寨為重點打造看西江知天下苗族以及中國民族民間藝術之鄉和2008年北京奧運火炬傳遞中唯一走過的最具魅力村寨的苗族風情旅游名勝區。充分利用貴州省第三屆旅游產業發展大會在西江召開給西江旅游發展帶來的大好機遇,著力抓好全縣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旅游業管理和服務水平,營造良好的旅游環境,加強旅游宣傳促銷,擴大全省旅游產品的知名度;努力延伸旅游產業鏈,加快轉變旅游發展方式;加強景區管理和秩序整頓,提高群眾文明素質,完善功能,提高服務,啟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申報工作,加快景區、景點旅游標準化建設,努力把西江景區、郎德景區建成5A級景區。將巴拉河鄉村旅游示范區打造成休閑度假娛樂旅游名勝區;完善以縣城為旅游服務中心,形成雷山“四區一中心”的旅游發展格局。
圍繞傳承保護和挖掘利用民族文化實現旅游業持續發展。雷山民族文化旅游資源豐富,獨具特色,具備世界級旅游景區條件。全縣84%的人口為苗族,被譽為“中國苗族文化中心”,苗族原生態文化古樸濃郁,多姿多彩。擁有“西江千戶苗寨吊腳樓群建造技藝”、“苗族蘆笙制作技藝”、“苗族銀飾鍛造技藝”、“苗族鼓藏節”和“苗繡”等13個項目進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全國進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最多的縣市。
近年來,雷山縣通過強力打造原生態苗族旅游文化,先后被評為“中國苗族文化中心”、“中國十大最好玩地方”、“中國苗族銀飾之鄉”、“貴州省十大最具影響力風景名勝區”、“中國王牌旅游目的地”、“中國最美麗小城”、“中國最佳魅力旅游名縣”、“中國最令人向往的地方”等榮譽稱號。西江也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西江千戶苗寨、郎德上寨被評為“中國景觀村落”,烏東苗寨水系景觀被評為“中國經典村落景觀”等美譽,雷山逐漸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的一張旅游名片。旅游市場經濟的進入,當地少數民族群眾嘗到老祖宗的東西值錢的甜頭,在政府的引導下,自覺地加強對原生態民族文化的保護,雷山縣旅游業發展前景廣闊。(侯天智)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