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近年來,地處雷公山核心腹地的方祥鄉堅持以發展種養殖產業為主戰場,以進村聯戶路和村寨溝渠硬化等建設為抓手,按照“抓點、分步推進”的要求,重點培育格頭、雀鳥、陡寨等行政村整治任務,全鄉上下努力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農村幸福美好家園。
建立和完善村規民約,著力提高村民的思想素質。在鄉政府的幫助和指導下,通過村民委員會的努力,全鄉7個行政村相繼建立和完善《村規民約》,建立健全村莊環境衛生、公共設施管理等長效機制,在村民中努力倡導文明保潔新風尚,大力推進“大掃除、大整治”活動,倡導將“尿不濕”、衛生紙、膠鞋等能焚燒的垃圾在自家作焚燒處理,革除農村陳規陋習,大力宣傳講文明、懂禮貌等良好習慣,培養文明衛生、移風易俗等新風,引導全民參與“美麗鄉村”創建。
努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提升“美麗鄉村”內涵。以 “四改”(改水、改廁、改灶、改圈)、“四通”(通水、通電、通路、通網)、“五化”(硬化、凈化、亮化、綠化、美化)整治建設為目標,著力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創建。2014年來,完成了1800多米的排污溝建設和1200多米步道硬化,85.7%的行政村完成了進村公路硬化(柏油路),完成新建垃圾焚燒池6個,移動、電信等通訊信號行政村全覆蓋,7個行政村均喝上干凈的自來水。今年,該鄉格頭村還獲得省級財政專項扶貧小康寨建設資金150萬元,將建設寨門、休閑涼亭、蘆笙場、旅游公廁等基礎設施,為推動該村“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提供了資金保障,目前各項目正在有序建設中。
推進文化休閑設施創建,著力提高村民生活品味。高標準完成建設鄉中心文化站,“農家書屋”在全鄉7個行政村全覆蓋,讓老百姓學知識有去處、消遣有地方,“農家書屋”成了返鄉青年、農村中老年人的首選之地,成為苗家人的“精神家園”。加強對各村籃球場等的改造建設,為豐富村民的業余娛樂活動創造條件。在格頭、雀年、毛坪等村寨公路口均建立精美別致的“候車涼亭”,不僅方便了群眾在雨天、大太陽天候車,更是成為鄉村公路沿線一道道亮麗的風景。
推進危房改造項目建設,著力提高群眾住宿質量。2013年來,嚴格堅持“戶申、組議、村評、鄉審、縣批”推進危房改造項目建設。在資金管理上,嚴格堅持“?顚S谩⒈O督使用”的原則;在施工管理上,統一對全鄉農村危房改造工程從進度、質量、美觀、安全等全方位把關,確保了213 “危改”戶保質保量完成“危改”建設的同時,更加注重危房改造的外觀設計,力求達到美觀、質量雙贏。
大力發展種養殖產業,著力提高村民經濟收入。為提高村民的收入,該鄉依托“集團幫扶、整鄉推進”這條大船,充分利用林地資源優勢,大力引導村民發展林下養雞、黑毛豬、野豬等特色養殖業。同時依托地處雷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優勢,著力培育名貴中草藥產業和茶產業,投資建設同濟堂貴茶雷公山有限公司方祥有機茶葉加工廠,讓農民在種茶銷路上吃了“定心丸”,村民開展植綠護綠和“退耕還林”熱潮得到前所未有的高漲,全鄉森林覆蓋率由2000年的59.6%上升到現在的77.3%,“青山綠水”又重新成為方祥鄉的精致名片。(李格林)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