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正式啟動后,為加強對活動的督促檢查和工作指導,雷山縣第一時間成立了8個督導組,實現了對全縣8個鄉(xiāng)鎮(zhèn)、60個縣直部門、163個村(居)的督查和指導全覆蓋,采取“三強化三注重”措施推進督導工作,確保了實踐活動質量不打折扣。
強化隊伍建設,注重督導能力。一是強化機構建設。成立了8個督導組,8個縣委常委親自擔任第一組長,由在職或離退休的縣級領導干部擔任組長,采取抽“硬人”、硬抽人的辦法,從各單位抽調一些政治素質好、作風正、熟悉群眾工作、有一定政策水平的科級、副科級同志充實到督導組,強化對全縣68個鄉(xiāng)科級參學單位教育實踐活動的全程督查和指導。二是制定督導方案,明確主要工作環(huán)節(jié)。制定了《雷山縣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督導工作主要步驟》等,對督導組的工作職責、主要步驟、工作要求和任務都做了明確的規(guī)定,做到了讓督導和被督導雙方都有章可循、有規(guī)可依,確保了規(guī)定動作既不打折扣地完成,又做到不圖形式、不走過場,鼓勵自選動作有突破、有創(chuàng)新。三是強化學習,提高督導能力。要求8個督導組全體成員時時反思自身的督導能力和督導職責,加強學習,明確中央、省、州關于教育實踐活動每個環(huán)節(jié)、每項工作的具體要求,在第一時間學精學透,準確把握精神實質,做到了然于胸、運用自如,著力解決‘不會督導’、‘不敢督導’‘不好意思督導’等問題。開展活動以來,督導組開展集中學習17次。
強化嚴字當頭,注重督導質量。一是落實領導責任。督導從實督導、從嚴把關、敢于糾偏,組始終突出“一把手”這個重點,明確各級黨委(黨組)“一把手”履行第一責任人的職責,對活動中重點工作、重點任務親自過問、親自安排,不當“甩手掌柜”。二是做到“五個不放過”。緊緊圍繞“五個不放過”( 即思想認識不提高不放過,查擺問題不聚焦不放過,自我剖析不深刻不放過,整改措施不到位不放過,人民群眾不滿意不放過)來開展督導工作,對活動推進不力、搞形式走過場的活動單位,該提醒的及時提醒,該批評的嚴厲批評,該“補課”、“返工”的堅決責令“補課”、“返工”。三是執(zhí)行通報制度。對督查工作中發(fā)現好的經驗和做法及時進行宣傳推廣,對自查不力、工作開展緩慢的鄉(xiāng)(鎮(zhèn))、縣直單位在一定范圍內進行通報批評。在第一環(huán)節(jié)“回頭看”督查中,責令13個參學單位進行了“補課”。
強化督查責任,注重督導成效。一是緊扣“四風”問題,做到立行立改。要求各級黨組織將整改落實貫穿活動始終,堅持上下聯動、邊查邊改,對查擺剖析出的“四風”問題立行立改、不等不拖,切實解決群眾反映突出的問題和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二是確定例會制度,交流經驗安排工作。縣委根據工作開展情況適時召開督導組長座談、工作會,及時了解各督導單位的活動開展情況和存在的問題,交流經驗和做法,安排部署下步工作。三是堅持工作標準,嚴格督導紀律。按照活動要求開展督導工作,杜絕“自我理解”“自我感覺”,更不能“優(yōu)親厚友”、差別對待,切實將“作風建設”貫穿于督導工作全過程,做到不迎來送往、不接受超標準接待、不在工作期間飲酒、不收禮物贈品、不增加基層負擔等。
自開展群眾路線活動以來,縣委8個督導組下到鄉(xiāng)鎮(zhèn)部門督導活動218次,發(fā)現和糾正問題278個,個別訪談895人,有力地推動了全縣教育活動的開展。(潘國雄 李格林 文壽 )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