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現在老師的責任心強多了,奉獻精神多了,以前水管破裂、學生廁所堵了……個個教師都借口教學忙而不肯‘過問’,習慣了用公用經費請人維修,現在教師們都建議能做的事大家動手做,沒了以前維修一張桌凳都得用辦公經費支付的現象”方祥民族小學校長李俊感慨著說。
雷山縣教育局緊緊抓住踐行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契機,在“為民、務實、清廉”上下功夫,努力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取得了極大成效。
食堂實行“零利潤”,讓每一分錢都吃到孩子口中
以前,多數學校食堂均實行半承包或完全承包經營方式,在減輕學校教師負擔的同時,學校還能從中得點“承包費”,但學生卻難能吃飽、吃好。為最大程度將食堂讓利于學生,確保營養餐、寄宿生活補助費每一分錢都吃到孩子的口中,雷山縣教育局今年對“食堂承包”堅決予以清理,改變食堂經營模式,要求全縣所有學校食堂全部從半承包或完全承包解脫出來,實行“零利潤”自主經營。從安全、價廉等方面考慮,食堂需要的米、面、油等大宗食品原料統一由縣糧油公司配送,學校與糧油公司簽訂合同,由糧油公司按時把食品送到學校食堂。各學校按教育局營養辦規定的“餐標”進行配餐,學生飯菜48小時留樣,學校膳食委員會和教育局、衛生局等強化督查,確保了學生吃得安全、吃飽、吃有營養。
文明清廉過節,還教育一片“凈土”
以前,每逢教師節及端午、中秋、元旦、國慶等節日,教師們難免會想著學校將發點“禮品”。如今,“為民、務實、清廉”的活動主題已深入全縣1600多名教職工心中,他們不再奢望學校發“慰問品”或“慰問金”,想得更多的是學校領導不貪、不腐,做到勤政、務實、清廉,將學校的每一分辦公經費用在學校自身發展建設、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上,校班子率先垂范,更好地帶領教職工抓好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如今,校領導出差少了,問政多了;應酬少了,深入寢室、教室噓寒問暖多了;教師對校長的意見和“想法”少了,信任多了,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強了。
“庸懶慢浮散”得到整治,教風、校風均有好轉
以前,很難在辦公室找到白天沒有課的教師,沒有晚自習的教師多半聚在一起喝酒、打牌,根本沒有靜心來備課、改作業,更沒有心思去教室、寢室看望學生。為切實糾正學校部分黨員干部和教師中存在的“庸懶慢浮散”等問題,雷山縣開展了“正教風、育學風、樹校風”為目標的“庸懶慢浮散”整治工作,陶堯小學等學校還開展了“改進作風從我做起”大討論活動,對作風問題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提高了教職工對“庸懶慢浮散”危害性的認識,教師上課遲到、喝酒進教室、打麻將賭博等不良現象得到了遏制,將更多時間放到鉆研教學教法上,促進良好教風、學風、校風的逐步形成。
能做的事我們自己做,不能事事都“依靠”公用經費
“以前,學校大小事情——就連‘六一’節搭個簡易表演臺都靠用辦公經費請人來做,導致學校每學期辦公經費都出現‘赤字’,如今,在教師們的意識下,為彌補公用經費的不足,我校每學期的課桌凳維修、校舍維護、電路更新、搬運教學用品等我們能做的基本上都是靠教師們無償來完成。據統計,這樣一個學期至少可為學校節省8000余元支出”大塘鎮掌雷小學校長侯昌隆說。目前掌雷小學下學生床架、搬運教學資料、桌椅等不僅由教師自行完成,還利用雙休日休息時間組織教師到20里外的深山密林中義務為學校找水源、維修水管等,老師們雖然人人累得汗流浹背,但想著為國家節約錢、緩解學校辦學經費緊張,做點服務教育教學事,為孩子們提供好的學習環境,大家的疲勞一掃而光,此舉,為學校節約的同時,增進了教師間團結互助,弘揚了奉獻精神。“把孩子交給這樣的老師我們放心”贏得了附近村民的好評、點贊。這樣的“故事”在雷山其它中小學舉不勝舉。(李格林)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