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鏡頭二:小康的路越走越平
以前的茶山村,村民世代靠刨食一畝三分地為生,近年來,隨著農村閑置勞動力外出務工人員增多,該村的壯年也加入到了外出務工人員的大軍當中,留守的老孺只能靠上山砍柴,用馬車拖到鎮上倒賣,或者燒炭維持生活,人均年收入不足1100元。進城后,他們的經濟渠道擴寬了,平日里除照顧家庭外,還可以到建筑工地、賓館酒店、超市、加工工廠等地打臨工維持生計。
搬下山后,龍國遠的兩個兒子和兒媳又外出務工了,他和妻子在家照顧兩個孫女,他購買了一輛電動三輪車,平日里在車站、托運站和批發部里跑些托運,每個月有2000多塊錢的收入,一家人其樂融融。

德國記者在跟拍扶貧生態移民龍國遠的就業情況
龍家國是茶山村的村委會主任,下山后,他辦公方便了許多,閑余的時間,他利用自己的專場在該縣錦龍木業加工廠加工木材,每月增加了3000元左右的收入,生活條件得到了很大改善。

德國記者在錦龍木業加工廠采訪龍家國的工作情況
“現在的茶山村再也不是過去的那個一窮二白的茶山村了,下山后,有的人搞起了建筑,有的跑起了運輸,有的做起了裝潢,還有的承包了小工程,生活的道路越走越寬,小康離我們已經不遠了。”茶山村委會主任龍國遠說。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