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黎平縣林業局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見成效
本網訊 自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黎平縣林業局以群眾利益為出發點,以解決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為著力點,堅持邊學邊改,以實際行動踐行黨的群眾路線。
針對全縣林權矛盾糾紛存量大、情況復雜、影響農村社會穩定的實際,黎平縣林業局把開展排查化解疑難復雜林權矛盾糾紛作為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切入點,對歷年積存林權矛盾糾紛中調處難度大、矛盾深、易引發群體性事件影響農村社會穩定的林權矛盾糾紛進行認真疏理排查,并積極開展調處化解工作。
為從根本上化解林權矛盾糾紛,使爭議雙方心悅誠服,避免矛盾反彈,真正達到“停紛止爭”的目標,黎平縣林業局在林權糾紛調處化解工作中,牢固樹立“為民務實”理念,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積極促進糾紛調處方式由“行政裁決”向“協商解決”轉變;主動深入到林權爭議村寨,帶著感情進村入戶走訪群眾,充分依靠群眾力量調查了解事實與證據;與當事人交心談心,認真傾聽當事雙方群眾的意見和訴求,并從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政策方面進行宣傳教育,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耐心反復組織爭議雙方坐下來心平氣和地面對面協商,拉近爭議雙方當事人之間的關系,消除相互抵觸情緒,積極引導爭議雙方從和諧穩定大局和長遠利益出發,正確認識人民內部矛盾,換位思考,本著“求同存異、互諒互讓”的原則,依法依規協商解決林權矛盾糾紛,使調解既符合法律程序又順應民心。
自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來,黎平縣林業局通過認真踐行群眾路線,林權糾紛調處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截止目前已成功調處化解了6起意見大、矛盾深的林權矛盾糾紛(其中協議調處4起,占調處起數的67%;行政裁定處理2起,占調處起數的33%),林權糾紛案件調處數同比提高50%。協議調處的4起林權糾紛分別為:一是聯合州調處辦共同調處的黎平縣九潮鎮九潮村民樂寨(原民樂村)與榕江縣栽麻鄉栽麻二村“平引坡”山林權屬糾紛;二是敖市鎮新寨屯村第10村民組(高梅唐組)與本村第1、3、4村民組“新田沖、老麻地、齊向沖、唐老山、高梅塘坳”山林土地權屬糾紛;三是德鳳鎮黎平寨村第5村民組與第6村民組爭議的“井扒共、橋門橋、登梅曬”一帶林木林地權屬糾紛;四是敖市鎮蒙村村第3組與第六組爭議的“白巖沖”一帶林木權屬糾紛。上報縣政府行文裁定處理的2起林權糾紛分別為:一是平寨鄉紀迫村第7、8組與紀德村第2、7、8組爭議的“己頭溪”一帶林木林地權屬糾紛;二是德鳳鎮構洞村第9組與壩寨鄉路團村第3、6組爭議的“高歸顏” 一帶林木林地權屬糾紛。這些林權矛盾糾紛的成功調處化解,不僅消除了爭議雙方群眾多年的積怨,使原來劍拔弩張的爭議雙方重新握手言和,有力促進了農村社會和諧穩定;同時通過深入群眾開展糾紛調處工作,與群眾交心談心,解民憂、 化民怨,干群關系進一步密切,較好地實現了教育實踐活動與業務工作的有機結合、相互促進。(陳凱)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