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近期,本網對福建洪老伯和凱里老者羅術明憑記憶中的順口溜寫出兩個生僻字的事進行了報道。3月9日,記者就此事拜訪“貴州怪杰”唐世友,唐世友也認為此字念“zhui”,并進行了詳細的解讀。
生僻字在民間影響甚廣
本網近期對洪老伯和羅術明寫下的兩個生僻字作報道后,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多名讀者致電記者,就這兩個字談了自己的見解、認識以及與之相關的人生經歷。在凱里某藥業公司上班的中醫陳先生說,他是麻江縣人,六、七歲時,因為比較調皮,祖父就把這個字傳授給了他。
“至今,祖父教給我的口訣我還記得清清楚楚。”陳先生說,具體如下:一點一橫長,一漂下南洋,兩邊絲繞繞,中間馬大王,你一長、我一長,心字來打底、月字來幫忙,金鉤鉤、釣衣裳、撿個石頭丟翻墻。
陳先生告訴記者,祖父念出口訣后,就說這個字念“zhui”,指的就是強盜土匪。老人的言下之意就是勸戒孫兒陳先生要做好人,不要當強盜土匪。
“在我的記憶中,這個字念‘zhui’。”在都勻工作的羅先生說,羅先生是黃平縣城關鎮人,孩提時,村里有位叫羅贍文的老人把這個字的順口溜教給了他和村里的伙伴。而在學會之后,羅先生常常掛在嘴邊,所以至今一張口就能快速背誦。
羅先生念出來的順口溜與陳先生的大部分雷同,明顯的不同之處就是羅先生的順口溜在結尾處又多了“恰恰打倒王大娘”的句子,根據這一句,他寫下的“zhui”字的右上方多了一個“王”字(如圖)。

都勻羅先生寫下的“zhui”字
“據我了解,這個字在我國民間是家喻戶曉,影響深遠,這說明我們國家的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值得很好的去挖掘整理。”羅先生說。
貴州怪杰稱“zhui”意同“匪”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幾乎沒有人說得清楚“zhui”字的來歷和淵源。3月9日上午,記者就此拜訪了“貴州怪杰”唐世友。唐世友說,“zhui”字及其順口溜,他在幾歲時,就已知曉,是其母傳授給他的。“我的母親沒有文化,目不識丁,但她卻認得這個字,能背出它的順口溜,可見這個字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唐世友說。
據了解,看到本報的相關報道之后,唐世友嘗試查閱了一些文化典籍,但找不到關于這個字的任何信息。“對于這個字的來歷,目前我還沒有弄清楚。”唐世友說,但他仔細琢磨后發現它很有味道。
唐世友念出來的順口溜與中醫陳先生念出來很相似,根據這順口溜寫出來的“zhui”字(如圖),他作了這樣的解讀,頗為耐人尋味:

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一伙人騎“馬”,拿著“長長”的繩子和刀槍(即“一戈”),他們用“絲”布封堵住了“受害人”的嘴巴(即“口”),不讓他說話(話就是“語言”的“言”),把良“心”踩在腳下,干搶人錢財的勾當。
“解釋清楚了這個字的結構所表達出來的意思后,我很欽佩古人的智慧,他們通過幾個字(偏旁)的有機組合,來揭示了一個非常深刻的道理。”唐世友說。
唐世友認為,“zhui”字不能作“賊”字來理解,其意義應該與“匪”相同。“賊”是偷偷摸摸,“zhui”和匪則是明著搶,有時候還殺人,奸淫婦女,無惡不作。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