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王玫(化名)因感冒在
凱里市州建公司路段某門診看病,該門診主治醫生隨后列出一張治療單讓助理護士為王玫進行輸液治療,吊瓶打上后,王玫拿過治療單,發現用藥列表上并未列出藥物價格,帶著疑惑,王玫致電本網,接報后,記者對此展開了解調查。
記者帶著疑問走訪了幾家私人門診,因為與規范的大醫院不同,絕大部分小門診內并未設置劃價窗口,前來看病的病人大多都是為了圖方便,也是為省略在醫院里排隊交費等待的時間。友莊路某門診的老醫生對記者說,一般到門診輸液的都是街邊鄰居和普通老百姓,在為患者問診后,會為其開出相應的治療方式,開藥是最尋常的,如需輸液,便會為其列出詳細治療單。一般在門診內的輸液治療費用都是百元上下,并不昂貴,所以藥價并未列出。老醫生還說,門診所有藥物價格都遵守物價局和衛生局規定,并未進行亂收費,并表示今后會在治療單上標明藥物詳細價格。
在調查中,記者發現,
凱里部分患者對規范性大醫院收費也存在不太信任態度。25日下午,在
黔東南州人民醫院收費大廳里,一位60多歲的杜阿姨就在很認真地檢查著自己住院收費情況。
杜阿姨的手里的收費單上面密密麻麻的全是自己的住院期間的各項檢查治療費用。她告訴記者,從2月中旬住院以來,她每天都會把前一天醫院打過來的價格單認真和用藥對照。
物價部門年年進行綜合治理,衛生部門也推出不少措施,對藥品和醫療行業價格違法行為進行糾正。醫療收費政策不透明讓老百姓的知情權得不到保證。因為醫療收費項目多、標準及說明內容復雜,各家醫療機構往往只能公示部分常見醫療服務收費和藥品價格,另外的費用查詢不到;還有一些醫院在實際收取醫用耗材、檢查和服務費用的過程中透明度不高,處方箋上收費項目不清晰、隨意性較大等。
記者隨后致電有關部門,相關工作人員表明,無論任何醫療機構,都應規范醫生的診療行為、完善現行醫療服務價格政策、完善明碼標價制度、加強監督檢查加大處罰力度,這樣才能讓患者真正開公正公平的享受醫療機制的保護,如在進行醫療救治過程中遇到不標明價格的用藥行為,可撥打物價和工商部門進行舉報。(唐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