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冬日已至,寒氣襲人,而走進位于隆里景區附近的華寨村卻是一番熱火朝天的景象,村民們挽著袖子,揚起鋤頭正在種植樹苗。根據錦屏縣委、縣政府率先把美麗鄉村示范村、同步小康示范村建設成為小康社會的要求,縣農業局、縣林業局、縣扶貧辦等涉農部門把“短、平、快”產業項目重點傾斜在美麗鄉村建設,今年美麗鄉村示范村隆里華寨結合自身區位優勢,重點發展食用菌產業和苗木產業,為隆里古城旅游景區餐飲提供食材,為景區綠化、美化、亮化提供花卉、苗木。
目前,隆里華寨將投入90多萬元建成標準化鋼架大棚150個,主要用于種植食用菌、蔬菜和中藥材等,預計年產值達一百多萬元;規劃培育苗圃基地45畝,主要種植香樟、桂花、小葉楊和千年矮等苗木。“2012年我們村的人均純收入只有4300多元,按照現在這個情況發展下去,到2015年我們村肯定能夠超過人均純收入7000元這個目標”華寨村支書龍運新的話里充滿了信心。
雷屯村位于敦寨鎮南部,是錦屏縣2014年的“四在農家·美麗鄉村”示范村,也是農業部命名的“生態家園示范村”,還是遠近聞名的果蔬專業村。今年來在政府的幫助扶持和村黨支部的帶領下,雷屯村民結合雷屯地勢平坦、氣候適宜、水源豐富、土壤肥沃的自然條件,創出了一條果蔬種植發家致富的道路。近年來統籌農戶自籌和政府補貼相結合的方式發展了金秋梨、棗子等經果林種植260多畝,蔬菜種植440多畝,建成蔬菜種植大棚1300多個。2014年,在相關涉農部門扶持下,已投入150多萬元,新建種植大棚600多個,主要種植脫毒馬鈴薯等,預計年產值達400多萬元。
敦寨雷屯、隆里華寨兩村是我縣2014年美麗鄉村示范村和同步小康示范村,“短、平、快”的產業發展,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有力地推動了農村經濟發展,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搭上了快車道。(楊克玉 潘先哲)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