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3月14日,在劍河縣城關三小主題為“孝親敬老”專題活動家長會上,隨著一曲深情的《燭光里的媽媽》響起,學生們深受感染,眼角濕潤。校長唐國輝說,通過感恩教育,讓每一個參與其中的人都能感受到恩情的可貴、生活的美好,共建和諧融洽的校園文明和家庭環境!

活動現場 姜 燕 攝
城關三小針對現今獨生子女增多,他們在家是“小皇帝”、“小公主”,長期受父母寵愛,他們中的一部分人以自我為中心,缺乏感恩情懷。今年開學不久,學校調查發現,65%的學生與父母發生過頂撞,46%的學生缺少與親人溝通,73%的學生不知道父母的生日,18%的學生為了過去的一些小事還記恨父母。為幫助學生校正思想偏差,該學校開展以“孝親敬老”為主題的教育活動,組織學生唱親情歌曲、講親情故事、打親情電話等。
為了增強教育的感染力,學校還開展了寫“一封家信知感恩”活動,要求每名學生至少每月寫一封家信給父母,以感謝父母養育之恩。筆者征得學生同意,閱讀了幾封學生家信,真切感受到了信中流淌的濃濃親情。

“愛父母、愛家庭、有孝心,這些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只有感恩父母才能升華為對學校、對社會、對祖國的感恩。”學校主任潘盛來告訴筆者,通過開展感恩教育,學生的愛心更濃了,責任心更強了,紛紛向家人、向學校表決心,要以好好學習的實際行動,報答父母養育之恩。六年級學生家長李學功,他說,兒子之前總覺得自己是獨生子,我們對他做什么都理所應當。通過感恩教育,他懂事多了,還說今后要減少零用錢,堅持每周給我打一個電話。(李志華 姜 燕)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