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2013年11月,劍河縣老屯村村民張某因自家養的雞突然死亡,疑是有人投毒所致,遂向觀么鄉派出所報案。
民警接警后當即在村干某某的陪同下向張某了解其社會人際關系。張某把自己過去與本村吳某因在經濟往來、生產交易活動中鬧過不愉快得事實告訴了民警,但其并不是就懷疑自家雞被毒死是吳某所為,而陪同調查的村干卻違背保密原則,電話告知吳某說,“張某懷疑此事是他所為”。吳某聽后當即趕到調查現場,指責張某無憑無據誣陷自己,損壞他的名譽,要求其賠禮道歉。張某也借此機會把對吳某的不滿進行口無遮攔的宣泄,至此雙方矛盾越積越深。
為了使張某與吳某能夠化干戈為玉帛,2014年1月27日,觀么鄉派出所會同村兩委組織雙方進行調解,但調解未果。3月3日,經吳某申請,在觀么鄉黨委組織員楊方富的帶領下,觀么司法所、派出所干警再次組織雙方當事人進行調解。調解現場,吳某以張某損壞自己名譽為由,要求張某向其賠禮道歉,并按鄉風民俗給其放炮掛紅;張某也辯稱自己在接受調查詢問時,只是向民警陳述自家與吳某家過去存在糾結,并未指名道姓是他,而且在發生糾紛爭吵時,雙方的情緒都激動,所說的話都是無憑無據的,因此不同意吳某提出的要求。由于雙方互不相讓,一度在現場舉拳對峙。
為盡快化解兩人矛盾,找準此次調解工作的切入點,工作人員向兩人的鄰居進行調查了解,得知吳某與張某兩家之間有著非同一般的親戚關系:張某是吳某四弟的親岳父。于是工作人員聯合兩家親戚一起對雙方進行耐心的勸導,希望雙方都能從維護親情和家庭團結的角度出發,相互包容,不要因小失大,破壞了原本和睦相處的親戚關系。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明法結合的調解,雙方終于握手言和。一宗相持近四個月,有可能損害親戚關系的矛盾糾紛終于劃上了圓滿的句號。(姜思登)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