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走進興仁鎮的排佐村,一條彎曲而寬敞的水泥路,順著45度的山勢延伸,連接各個自然寨,一座座古色古香的苗家民房在青山綠樹的掩映下熠熠生輝;各村寨道路干干凈凈,清澈的自來水流進農家,幼兒園里歡歌笑語,農民個個臉上掛滿的笑容。這番美景下,很難讓人相信,一年前,這里還是一個集臟亂差為一體,人均純收入不足千元的一類貧困村。
排佐,在苗語中,是了結的意思,意為最遠的地方,人均耕地不足半畝,土壤沙化嚴重易塌方,村民文化水平低,讓這個極度貧困的小山村,藏在深閨人不識。
今天的排佐村,村民們看得見青山,望得見綠水,留得住鄉愁,這驚人的巨變,源于2013年6月,省委副書記、省長陳敏爾到排佐村檢查指導工作。他囑咐隨行的省州部門負責人,一定要抓緊時間,想辦法解決排佐村群眾遇到的困難,要按照產業支撐、強化基礎、綜合配套、整體推進的思路,迅速掀起排佐村整村推進工作熱潮,激勵和幫助廣大農民群眾自力更生,開創增收門路,盡快脫貧致富。
2013年8月25日,丹寨縣委書記侯美傳到排佐村調研,由此拉開了排佐村“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的大幕。8月26日,排佐村美麗鄉村建設指揮部正式入駐,由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潘希林率領的指揮部成員,按照建設示范村的要求,從加快小康路、小康水、小康產業、小康環境、小康貸款等十項小康工程項目著手,開啟了排佐村“生活美、生態美、環境美、精神美、人文美”,“宜居、宜業、宜游”的“四在農家•美麗鄉村”示范點的建設。
一年時間里,丹寨縣各相關部門“各拿一碗飯、共進一桌席”,先后整合了1000多萬元的建設資金,用于硬化道路,安裝路燈、修繕水渠、靚化民居、治理污染等。一年的建設,昔日污水橫流,垃圾成堆,臭水熏天的現象蕩然無存。
國家惠民政策吹暖農家小院,生活條件的改善,也催生了村民們迫切想發展、自主謀發展的動力。在排佐村,一眼望去,滿山遍野的茶葉,綠意盎然,還有鉤藤、仙草等中藥材遍地開花。黑毛豬養殖、林下養雞等產業蓬勃發展,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200多元。
產業,是農村發展的根本,扶持產業,是增強造血功能。丹寨縣按照精準扶貧的模式,同時加大產業發展技能培訓力度,讓村民們自主參與到產業結構調整中來,努力改變傳統耕作方式,大力發展山地特色農業。
按照丹寨縣“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規劃,排佐村,還將以打造旅游村寨為目標,大力加強村莊整治,在產業方面,也將繼續按照群眾意愿,夯實產業富民基礎,讓村子美起來的同時,讓村民富起來。(張燕 石開恒)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