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政府一直把群眾的需求看做第一選擇,把群眾的意見視為第一財富,把群眾的滿意作為第一標準。3月4日,丹寨縣政協主席李永勝,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王春雷率21個縣直機關部門負責人走進興仁鎮的甲腳村,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動員大會,與群眾一起找產業、謀發展,共話美麗新農村建設。
合并后的甲腳村作為丹寨縣今年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的重點村,有著良好的產業基礎,村里的基礎設施完好,村民發展產業的積極性也比較高。村支書吳學明告訴記者,近期村里有很多村民打電話來問美麗鄉村建設的事情,大家很期盼自己的家鄉成為美麗鄉村的建設點。

在甲腳村的籃球場上,部門負責人和村里的群眾們圍成圈坐在一起,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現場的討論氣氛十分輕松愉悅。作為甲腳美麗鄉村建設的總指揮,李永勝說,甲腳臨近公路,交通區位優勢明顯,自然環境、基礎設施非常好。要建設美麗鄉村,關鍵是村民要齊心,要有積極性,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各部門也要做好配合,根據甲腳實際,盡快拿出實施方案,大家形成合力,在解決了“路、水、房、電、寨”的問題后,依靠產業帶動,共同打造美麗新甲腳。
聽了總指揮話,村民發言的積極性一下子就提高了,紛紛提出自己的看法,希望水利部門多修水渠,提高田埂,發展稻田養魚;安裝路燈、修好通組路和串戶路,把村里的綠化、亮化弄好,美化居住環境;提高黨風廉政建設的層次,加強村兩委辦事的公平公正性。聽著群眾的建議和心聲,王春雷說,選擇甲腳作為美麗鄉村的建設點,是縣委縣政府的重大決定,“小康不小康,群眾說了算”,各部門要把壓力變為動力,多聽群眾建議,多問群眾需求,解決群眾最迫切的問題。當前,甲腳要建設美麗鄉村,就要以改變生產、生活環境為著力點,解決了吃飯的能力,還要解決致富的能力,村兩委要做好帶頭領導作用,建立健全村規民約,在管理中做出成效;村民要發揮主人翁的意識,強化產業升級觀念,將農業做精做細;部門積極配合,做好相應的規劃和配合。
在近三個小時的討論中,各部門負責人和群眾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問需求,話發展,共同協商甲腳美麗鄉村建設事宜。在一片討論聲中,大家決定采用興仁鎮排佐村和王家村美麗鄉村建設的模式和經驗,以中藥材、蔬菜、水稻等種植業為主,香火制造等產業為輔,明確產業發展的方向,以產業發展帶動甲腳美麗鄉村建設。(吳昌連 李雪梅)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